原创 为什么这两年质疑西方伪史的声音越来越多?根本原因在哪?
创始人
2025-09-12 21:02:59
0

这两年网络上突然冒出了不少质疑西方伪史的声音,而且一年比一年多。

有人说这是因为东大强大了,有人觉得古希腊、罗马的历史记载漏洞百出让人不得不怀疑这些文明的真实性。

古希腊9成以上是山地,所有城邦的面积加起来不到6万平方公里,大部分还不是纯农业区。

同时期的阿拉伯拥有3万平方公里的纯农业区,还带有丰富河流,就这样的条件也只能勉强养活400万的人口。

古希腊占着9成以上的山地地区是靠什么养活百万人口的?

西史信徒说古希腊不种地依靠贸易获得粮食。

可是既然走贸易的方式获得粮食就会有损耗,运粮的人也要吃喝。运到希腊这样的山地国家还得分发,山地搬运的难度是很高的。

三国时蜀汉出川10份的粮食运到前线就只剩不下2、3份。

想通过贸易获得百万人口的粮食,至少得买2、3百万人的量才能运回到古希腊,然后再分配给分配给分裂敌对的各个国家。

还有同时期的尼罗河那圈极富的农业区才勉强养活400万人,古希腊去哪搞那么多粮?

就算古希腊能凭空解决了粮食的来源,那还得匹配相应的粮仓吧,这上百万规模人口的巨型粮仓在哪?

拿唐朝的长安举例,长安城区也就2、30万人算上周边才堪堪达到百万规模,而大型的储粮库像个小城区那么大。

如果古希腊有巨型粮仓的话,那粮仓遗迹呢?

部分西史信者说罗马港口附近的中转仓库就是粮食储存仓库,先不说规模够不够大,就单说粮仓建海边合理吗?

海边怎么防潮湿?还有在古代技术条件下,用石头做顶难度极大。

粮食问题说完,再说货币问题。

拥有5000万人口的罗马帝国,基础货币在哪?全世界挖出来的罗马银币,都还不够一个海昏侯墓的量。

罗马存世的铜币数量和东大的压根不是一个数量级的,这规模跟罗马吹的那么庞大的帝国规模不匹配。

网友观点

观点1:

以前,西方怎么质疑龙国历史的。我们用相同的标准衡量一下西方历史。结果西方畜牧产品炸窝了。

观点2:

我们这边的港口打捞上来过清朝伊斯兰富商的墓碑,上好的大理石做的,打捞上来的时候已经不怎么能看的清了,除了墓碑头上的一串伊斯兰文字还能模糊分辨出来。
这个才两百年,难道就我们这边海水厉害一点?

观点3:

根本原因,十多年前主要讨论的都是夏商周断代,聚焦都是东大“伪史论”。
主要辩题:夏朝不存在,大禹不存在,纣王不存在,史记乱写之类的。。。 后来这几年不是考古出来好多遗址吗,被人质疑了半天的夏商周断代这事儿逐渐平息了,于是大家缓过神了,等一下,那按这个标准。。。。 于是很多人开始研究“西方伪史论”了。
顺便一下,其实不能叫“伪史”,而应该叫“辨史”,毕竟大家只是质疑你的文物不正宗,来路不明。。。

根本原因

以前西方强,人都有慕强的心理,别人放个P都是香的。现在东大强了,大家开始重新审视西方的历史。

最初西方人质疑东大的历史,说东大历代由官方修订的史书缺乏出土的文物互证,所以不可信。

东大许多人觉得老外说得有道理,于是内心开始对自己的历史存有疑虑,导致了有自卑心理,所以自民国以来大师言必称希腊。

不过随着这几十年来二里头、三星堆、兵马俑、马王堆、南海一号、曾侯乙、海昏侯、封燕然山铭等文物的出土。

大家发现许多文物与史书是可以互证的,比如秦陵、海昏侯墓、封燕然山铭与《史记》《汉书》记载吻合。

按照西方的标准,东大史书记载的部分内容与出土的文物相互印证是可信的,这大大提升了东大史书整体的可信度。

相反国外的史书基本都是12世纪后出现的手抄本,比如亚里士多德、亚历山大远征记。还有伊利亚特,这个更是只有吟游诗人的歌词流传,这有点类似东大的评书。

而且这些史书缺乏文物互证,博物馆里的雕塑大多是仿制品,比如掷铁饼者,原作已佚,啥时候佚的,在哪出土的,都不知道。

东大这才明白,原来西方是双标啊。于是质疑西方历史的人如雨后春笋。

总结

用网友的观点做个总结:

我们的考古都是用刷子慢慢刷,西方的考古直接上机器,就不怕文物被机器破坏吗?

最搞笑的是西方的文物不怕氧化,几千年前的东西都颜色惊艳,西方果然牛批,连自然定律都要让道。

还有一些西方文学作品,千年下来就一个版本。我们水浒传几百年下来就好几版本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日媒:事发东京闹市区,一名40... 【环球网报道 记者 索炎琦】据日本共同社报道,调查人员透露,一名40多岁的陆上自卫队队员因涉嫌谋杀未...
宋代官窑米黄釉瓷器欣赏 宋代官窑米黄釉三蹬方壶 口沿内敛,长方形器身三段衔接,器壁微鼓,平底,矮足,垫足烧造,足底涂酱色护...
卡洛斯·克莱伯指挥演奏《艺术家... 曲目:艺术家的生涯圆舞曲 指挥:卡洛斯·克莱伯 《艺术家的生涯圆舞曲》旋律轻缓而优美,带着安静恬淡的...
原创 雍...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为了帮助观众解答一些难点,导演特意安排了一个特殊的角色——邬思道,他既是剧中...
当“柴火”落在“瓷器”上,这是... 交汇点讯 用柴火烧制的茶杯看起来会有什么不同?在第六届长三角文博会现场,以“柴烧”工艺铸就的茶具吸引...
原创 明...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设立陪都的朝代并不少见。唐朝设有东都洛阳,北宋设有西京河南府,明代也有陪都南京。但...
新书速览|Spark大数据开发... 清华大学黄永峰教授、江铭虎教授郑重推荐,培训机构长达8年千锤百炼、锻造而成,教学视频、作者微信群答疑...
中国5000年绘画史——历代名... 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东维子等,是元末明初集文学、书法于一身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