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也先,大家都会感到陌生而又熟悉。他是明朝中叶瓦剌的酋长,他不仅俘虏了明英宗,还曾围困过北京城。虽然与传说中的成吉思汗相比,他的威名未必同样强大,但他的实力和影响力仍然相当可观。在土木堡事变之前,他已经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就。也先的父亲曾成功统一蒙古东部,当他继承父亲的领袖地位后,便在不断的征战中,勇往直前,征服了女真部落,他的军队的锋芒直逼邻近的半岛,向西扩张到中亚的楚河一带,北方直达南西伯利亚,南方则逼近长城一线。在也先执掌的时期,瓦剌人民的势力达到了巅峰。
在1449年,明朝出于多种考量拒绝了与瓦剌的贸易,而瓦剌又迫切需要保持与明朝的经济联系,促使他们最终决定出兵。在种种天时、地利和人和的背景下,他们成功俘获了英宗。然而,也先和他的部下们明晰地意识到,瓦剌的真正利益并不在于征服土地,而在于维持与明朝的良好经济关系。因此,他们最终选择了释放明英宗,以此来稳固与明朝之间的关系。
当然,释放英宗的决策,还与也先当时在瓦剌内部的地位有关。他的地位并不算牢固,当时瓦剌的统治者是脱脱不花,他是元朝末代皇帝元昭宗的重孙,享有“蒙古帝国”第26任大汗的称号,也就是成吉思汗的后裔。也先因其出色的军事成就而声名显赫,官至太师,但脱脱不花的权威却渐渐显得虚弱,更多地呈现出一个傀儡皇帝的形象。
在也先与明朝达成和解后,瓦剌内部的矛盾愈发凸显,脱脱不花也逐渐开始谋求恢复自己的权力。作为也先的姐夫,他与也先的姐姐育有一个儿子,但他却选择立另一个儿子为继承人,这一决定使得两者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为此,也先开始拉拢脱脱不花的弟弟,以承诺在他打败脱脱不花后将其立为大汗,双方合作出兵,最终击败了脱脱不花。脱脱不花仓促逃离,也先不仅纳入了他的妻妾,还收编了其臣子。随后,也先又诱杀了与自己共同起义的脱脱不花的弟弟,接下来的局势是“凡故元头目之苗裔,无不见杀”,黄金家族遭遇了惨痛的屠戮,最终仅剩下达延汗一支。
也先在脱脱不花去世的那一年登基称汗为“天圣大可汗”,不久之后便通知明朝自己已经掌握了北元的传国玉玺,要求明朝承认他为元朝皇帝(可汗),然而明朝对此并不愿意,也先因之僭越最终遭到属下的刺杀而亡命。
在明朝的支持下,也先曾展开极为宏伟的征服事业,努力推动蒙古地区的统一,尽管这段统一时期短暂,但在历史中仍显得极为难得。也先将瓦剌带到了巅峰,缔造了一个游牧帝国,但他一去世后,瓦剌又重新走向了衰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