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华章·重走西北角】闪耀在博物馆里的青春力量
创始人
2025-09-12 20:32:16
0

央广网兰州6月9日消息(记者李红军 实习记者焦丽婷)在位于黄河之滨的历史名城甘肃兰州,有这样一群青年人,他们每天与历史对话、与时光同行,他们利用现代科技与传统技艺的完美结合,让珍贵文物重获新生……他们就是甘肃省博物馆的文物修复师和文创设计师。

近日,“青春华章·重走西北角”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甘肃省博物馆,探寻该馆如何通过文物修复和文创产品开发,让古老的文物“活”起来。

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成立于2010年,前身是1960年成立的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实验室。早在1962年,该实验室便与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前身)文物修整室、上海博物馆文物修复工场并称为“全国三大文物保护实验室”,奠定了甘肃在全国文物保护领域的地位。

在不久前举行的西北四省(区)文物保护工匠技能竞赛暨甘肃省第一届文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的6名选手表现亮眼,周蕊斩获金属文物修复一等奖,王滋雨获得金属文物修复二等奖,刘丹荣获陶瓷文物修复二等奖,张艳杰获得陶瓷文物修复三等奖。此外,魏岳、伏妍亭获得先进个人。

青年修复师正在伏案工作(央广网发 焦丽婷 摄)

获奖不是偶然,这个平均年龄不足35岁的文物修复团队,以科技与匠心唤醒沉睡的历史。2024年末,团队成员刘丹申报的《武威出土汉代简牍多重价值挖掘及方法研究》获批省级人才青年项目,成为全省文博系统年度唯一入选课题。她的团队中,“90后”成员占比超过七成,从青铜锈色到绢帛纹路,从简牍文字到古籍墨香,甘肃省博物馆的青年修复师们以敬畏之心俯身“文物手术台”,让两千余件濒危文物重焕生机。

“60年来,甘肃文保人始终坚守在文物保护第一线,不仅传承了传统修复技艺,更不断引入现代科技手段。”甘肃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中心主任张东介绍,修复团队会针对不同材质的文物,采用定制化的修复方案。例如,彩陶类文物修复会先用显微镜观察裂纹与缺失情况,采用环氧树脂等材料粘接,再以矿物颜料补色;纸质文物则运用湿法修复技术,浸泡软化纸张纤维后揭裱、拼接、补洞,再干燥压平。

除了文物修复之外,该中心还为省内外文博单位设计编制了30余部文物保护修复方案和预防性保护方案,并承担了省外单位的文物保护修复工作。同时,该中心还与国家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等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设立重点科研基地甘肃工作站,促进了科研资源共享和成果转化,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修复让文物重生,文创让文物出圈。在开展文物修复工作的同时,甘肃省博物馆还注重文创产品的开发,让更多观众能把“文物”带回家。

甘肃省博物馆推出的文创产品(央广网发 焦丽婷 摄)

2022年,甘肃省博物馆推出的“丑萌”的毛绒玩具“绿马”走红网络,其原型就是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铜奔马(马踏飞燕)。此后,甘肃省博物馆文创中心从年轻人的喜好入手,将文物、甘肃土特产设计成毛绒玩偶,同时融入兰州美食、方言等元素,让文物以更可爱、更贴近生活的形式呈现,缩短了公众与文物之间的距离。

“青年设计团队以90后为主力,平均年龄不到30岁,他们既深入研读文物历史,又融入现代审美。”甘肃省博物馆文创中心创意总监吴小宇介绍,正是这支富有青春活力的队伍,为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研发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日媒:事发东京闹市区,一名40... 【环球网报道 记者 索炎琦】据日本共同社报道,调查人员透露,一名40多岁的陆上自卫队队员因涉嫌谋杀未...
宋代官窑米黄釉瓷器欣赏 宋代官窑米黄釉三蹬方壶 口沿内敛,长方形器身三段衔接,器壁微鼓,平底,矮足,垫足烧造,足底涂酱色护...
卡洛斯·克莱伯指挥演奏《艺术家... 曲目:艺术家的生涯圆舞曲 指挥:卡洛斯·克莱伯 《艺术家的生涯圆舞曲》旋律轻缓而优美,带着安静恬淡的...
原创 雍...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为了帮助观众解答一些难点,导演特意安排了一个特殊的角色——邬思道,他既是剧中...
当“柴火”落在“瓷器”上,这是... 交汇点讯 用柴火烧制的茶杯看起来会有什么不同?在第六届长三角文博会现场,以“柴烧”工艺铸就的茶具吸引...
原创 明...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设立陪都的朝代并不少见。唐朝设有东都洛阳,北宋设有西京河南府,明代也有陪都南京。但...
新书速览|Spark大数据开发... 清华大学黄永峰教授、江铭虎教授郑重推荐,培训机构长达8年千锤百炼、锻造而成,教学视频、作者微信群答疑...
中国5000年绘画史——历代名... 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东维子等,是元末明初集文学、书法于一身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