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战国时期各国都招纳人才、富国强兵,为啥周王室却坐吃山空?
创始人
2025-09-12 20:03:59
0

春秋末战国初,正处于激烈的变革期,代表旧统治贵族利益的限制被推翻,而新兴的强权阶级开始兴起。能够抓住机遇的国家能够顺势崛起,而因循守旧的国家则会被淘汰。为了自身的统治稳定,战国时期对于人才的渴求度,高于任何时期。而人才的流动性也更加频繁。

在这种供求双方都在进行激烈竞争的风口期,为何作为名义上的共主,周王室却没有任何的行动,而是因循守旧,坐吃山空而不自强呢?这主要受限于自身的问题与外部环境的不允许。

任何一个王朝的建立与衰落离不开自己的既定国策限制,周朝作为其中的一员,也离不开这种制约。其王朝建立之初,为维护稳定而制定的一系列制度,到中后期就成为自己最大的限制障碍。

宗法制的确立,保证自己的核心领导权与法理高度。分封制的划分确立自己政权的最高统治者,井田制的实行则保证自己的财富分流权。这一套秩序,无论是政治、经济、军事与法理,都使周王室占据有利地位与制高点

但是作为这一秩序的受益者与主导者,在生产力变革的时期,相应的上层建筑层面也在出现变动。而自己作为最直接的冲击者,当然要维护自己的利益合法性

对于不守秩序的诸侯,自然要抵制与制裁,但是事实上却以失败而告终,甚至自己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逐步沦为傀儡。对于新兴的秩序,即使知道变革的好处,但其存在的基础就是分封制。一旦自己带头改革,就等于废掉自己的原有政治利益与合法性问题,只能无奈放弃。

祖宗之法只是旧有制约,还有的就是自己的实际控制领土,也不足以支撑自己的野心。周朝立身的基础,不是自身直辖地的大小,而是分封出去的诸侯护卫。就是自己只负责明面上的合法统治权,而实际控制土地的则是诸侯。这就导致自己的领地范围不足,尤其是经历过周平王东迁,自己的原有领地镐京被放弃,只能靠洛邑一地支撑自己的门面

直接控制地小,就难以有自己的发展空间,且国力更是难以强大。这一点是致命伤,地小民少国弱,本身还是最大的守旧者,对于人才的吸引力是难以扩展的。即使有人才也会出走,比如纵横家大才苏秦。都会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地,实现自己的抱负,获得名声、地位、财富与权力。这些周王室给不了,有也难以腾出位置,这也是阶级固化的弊病

即使解决宗法制的制约,以及土地控制的屏障,还有一个绕不过去的门槛,那就是大国的限制。周王室的封地位于韩国境内,且北有魏赵强国,西有秦国,南邻楚国,东面还有齐国,这些国家的实力都是强盛周王室很多倍。就连最弱的韩国也是比周王室强盛,面临如此困境,想要发展也很难。

周边诸国是不可能坐视周王室的振兴与崛起,想要吸引人才也会被制约。因为这些国家的崛起,都是瓜分周王室的遗产,对于周王室来说就是家贼。曾经的周王室嫡系力量与近亲势力,都已经被取缔,剩下的大国已经是一个新兴体,对于周王室也并不恭敬。也在时刻监督与限制周王室的发展,潜力已经被耗尽,难有发展。

正是因为内部的问题,难以打破祖制,只能成为旧制度的捍卫者。又因为自身实力与领地的限制,没有发展的潜力与根基。还要面临周边大国的实时监控与制约,周王室的处境是很不利的。面对周边强国的人才强国之势,也只能忍忍求存,而不敢有任何异动。

这时的周王室只是个最弱小的诸侯,之所以能够存活,也是因为七国之间的制衡与限制。加之周王室自身的名望与根基。尤其是当初天子近亲与近臣的诸侯支持与维护,在民间的影响力仍在,这也是不得不顾及的存在。

周王室对于变革期的人才争取,之所以无动于衷,只能说是很无奈。此时的周王室只能算是一个吉祥物,能够守成就已经不错,哪还有心情争霸。最主要还是受限于自身实力问题,自保都难,更不敢触碰其他诸侯的底线。否则就连最后的名义共主地位都会剥夺,既然不能有作为,那就只能吃老本,坐等命运的审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日媒:事发东京闹市区,一名40... 【环球网报道 记者 索炎琦】据日本共同社报道,调查人员透露,一名40多岁的陆上自卫队队员因涉嫌谋杀未...
宋代官窑米黄釉瓷器欣赏 宋代官窑米黄釉三蹬方壶 口沿内敛,长方形器身三段衔接,器壁微鼓,平底,矮足,垫足烧造,足底涂酱色护...
卡洛斯·克莱伯指挥演奏《艺术家... 曲目:艺术家的生涯圆舞曲 指挥:卡洛斯·克莱伯 《艺术家的生涯圆舞曲》旋律轻缓而优美,带着安静恬淡的...
原创 雍...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为了帮助观众解答一些难点,导演特意安排了一个特殊的角色——邬思道,他既是剧中...
当“柴火”落在“瓷器”上,这是... 交汇点讯 用柴火烧制的茶杯看起来会有什么不同?在第六届长三角文博会现场,以“柴烧”工艺铸就的茶具吸引...
原创 明...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设立陪都的朝代并不少见。唐朝设有东都洛阳,北宋设有西京河南府,明代也有陪都南京。但...
新书速览|Spark大数据开发... 清华大学黄永峰教授、江铭虎教授郑重推荐,培训机构长达8年千锤百炼、锻造而成,教学视频、作者微信群答疑...
中国5000年绘画史——历代名... 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东维子等,是元末明初集文学、书法于一身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