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非常出色,可以被誉为清朝的战神。他是努尔哈赤的孙子。在顺治时期,他随肃亲王豪格征讨盘踞在四川的张献忠。进入康熙时期初期,他帮助平定了三藩叛乱。然而,由于他的外孙女支持康熙的第八子谋求皇位,结果受到雍正的迁怒。在御旨中,他被指责为“谄附辅政大臣,每触忤皇考”。但在乾隆即位后,乾隆认为他受到的不公对待,因此给予了他平反。那么,这位杰出的人物究竟是谁呢?
他名叫爱新觉罗·岳乐,是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后代。从小他就表现出过人的骑马和射箭才能,长大后聆听肃亲王豪格的号召,参与征讨四川的张献忠。这位勇士智慧兼备,率领部队成功斩杀了大西王张献忠。顺治十年,他驻防在归化城,进而出征喀尔喀土谢图汗以及车臣汗的部落,迅速让敌人俯首称臣,并主动纳贡,于是得以班师回朝。
与其他满洲宗室相比,岳乐对顺治皇帝实施的一系列改革义无反顾地支持。他鼓励大胆启用汉人,从而缓解了与汉族地主阶级之间的紧张关系;同时,他停止了圈地行为,使百姓能够正常开展各项生产活动。顺治皇帝对他非常器重,在自己重病之际,曾打算将其指定为继承人,但由于汤若望提醒皇帝,任用岳乐可能引发派系斗争,顺治最终决定作罢。
在康熙时期,三藩之乱愈演愈烈,康熙不得不再次启用岳乐,封他为定远平寇大将军,负责讨伐叛将吴三桂。岳乐深知局势,审时度势后决定不与吴三桂正面交锋,而是优先攻击江西,这一策略既巩固了后方的安全,也切断了吴三桂与耿精忠的联系。结果证明他的判断无比正确,吴三桂病重去世,清军顺利获得胜利。归来时,康熙亲自迎接,将他重新任命回宗人府掌印。
在康熙27年,当蒙古准噶尔部的首领噶尔丹与外蒙古的喀尔喀部挑起事端时,康熙再次派他出征,并与简亲王雅布各带兵500人前往内蒙古的苏尼特部进行驻防。尽管此时岳乐年已65,身居寒冷的北方,他还是遵命回京。不幸的是,他最终在军中因病去世。
后来,岳乐的外孙女嫁给了康熙的第八子胤禩,也就是为大家熟知的八贤王。后者在康熙晚期参与了皇位的争夺,并给雍正制造了不少困扰。岳乐的外孙女同样支持丈夫争取皇位,因此在雍正登基后,对岳乐展开了报复,下诏说“安郡王爵不准承袭”,并在诏书中指责岳乐“谄附辅政大臣,每触忤皇考”。
然而,待乾隆继位后,对先辈的功过进行了重新审视和评定,特别对岳乐的贡献给予了足够的肯定,并将他的孙子封为世袭辅国公。客观而言,岳乐在清朝的建立与维护过程中的功绩不可小觑,他绝对值得被称作清朝的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