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大部分观众的目光通常聚焦于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人物,而往往忽略了张飞。张飞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暴躁的性格和粗犷的外貌,这种形象很难引起许多人的喜爱。尽管张飞的“粉丝”相对较少,但他的战力几乎无敌,在他的对手中,能在他手下坚持一百回合的仅有四人……
吕布:三国的顶尖勇士
提到张飞的对手,吕布是第一个无法回避的名字。张飞刚刚与刘备结拜成为兄弟,手持丈八蛇矛,随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作为一位新面孔,他开始时只是静观其变。随着关羽斩华雄之后,张飞也跃跃欲试,渴望借机展现自己的勇武。
不久后,机会终于来临。董卓的猛将华雄被斩杀后,吕布出现了。他的武勇,几乎在整个三国都无敌,几乎无论神佛都能挡住。吕布的强悍,使得其他十八路诸侯甚至不敢轻易出战。在这时,张飞决定与吕布一决高下,以证明自己的实力。然而,真正的对决让张飞意识到自己高估了自己,也低估了吕布的威力。吕布挥舞方天画戟,沉重得仿佛千斤之重,每一击都让张飞的手掌剧痛。不到五十回合,张飞便开始显露疲态。刘备与关羽见状,立即冲上前,三人联手才成功围攻吕布,最终迫使吕布骑赤兔马逃走。
然而,若是没有时间限制,张飞很难在吕布手下撑得更久。稍后,吕布在小沛再次与张飞交手时,已经因貂蝉的影响,状态下滑,但即便如此,张飞仍无法占得上风。可以想象,若吕布处于巅峰状态,张飞甚至可能死于赤兔马的铁蹄之下。
马超:西凉猛将
除了吕布,西凉的马超也是张飞的重要对手。马超自幼在马背上长大,身手了得。曹操在赤壁失利后,开始向西征战,马超在与曹操的虎豹营对阵中并未落于下风,最终双方以平手告终。之后,马超投奔了张鲁,并在葭萌关与张飞展开了一场持久战。
刘备曾一度怀疑张飞能否击败马超,诸葛亮便用激将法刺激张飞:“能打败马超的,只有赵云和关羽。”张飞怒不可遏,立下军令状,决心与马超一战。第一场战斗中,双方打得难分胜负,但最后由刘备亲自下令收兵。第二场,张飞轻装上阵,欲速取胜,但依然未能决出胜负。第三场战斗时,张飞已经有些疲惫,而马超则通过巧妙的策略和诈降,成功偷袭。经过百回合,张飞不仅未能伤到马超,反而处于下风。
赵云:儒将勇武兼备
赵云外表温文尔雅,言谈举止都显得文弱,因此不少人认为他的战力有限。但事实上,赵云的勇猛让人心生畏惧。他与张飞同为燕赵之地的武士,自幼习武,骑射精通。在年轻时,赵云便起义集结兵马,成为一方头领。后来,他投靠刘备,并凭借自己卓越的战力屡次立下赫赫战功。
尤其是长坂坡之战,赵云一骑独闯敌阵,七进七出,成功救出刘备的儿子阿斗,堪称三国中的壮举。此外,赵云在马超投降刘备后,不仅出征,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斩敌将,令马超自愧不如。即便是张飞,若与赵云对阵,也难以在其手下坚持百回合,赵云完全有能力击败张飞。
关羽:忠肝义胆
最后,关羽作为张飞在三国中的另一大对手,其忠诚与武勇都令人钦佩。关羽不仅在早期便以温酒斩华雄的传奇事迹震惊三国,而且在曹操手下也屡次斩杀敌将,展现出极强的战力。曹操将吕布的赤兔马送给关羽,这也表明曹操对关羽的极高评价。
关羽一生忠诚于刘备,即便在曹操手下也始终未忘自己的使命,最终义无反顾地回到了刘备身边。他以“过五关斩六将”的战绩,证明了自己不输于任何猛将。而在领导荆州的过程中,关羽能稳住局势,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军事才能。当孙曹联手攻荆州时,关羽依然能够占据优势,直至粮草短缺,才不得不败走麦城。
因此,张飞能称关羽为“二哥”,不仅仅是因为亲情,更因其深深的敬佩。关羽无疑是能够在张飞手下坚持百回合的猛将。而当关羽死于孙权之手时,张飞悲痛欲绝,誓言为二哥报仇。然而,张飞最终因手下叛变被暗杀,这位猛将的生命在一夜之间戛然而止,令人感到惋惜。
这些三国猛将之间的较量,除了战斗力的比拼,更有着各自的命运与悲剧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