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代名将章邯,为什么选择投靠了项羽,而没有选择刘邦?
创始人
2025-09-12 16:31:37
0

一代名将章邯:从巅峰到投降的命运抉择

章邯,一位在秦朝覆灭时曾处于风口浪尖的名将,虽拥有强大的兵力和众多机遇,却选择放下个人欲望,投身项羽麾下。这一令人费解的决定,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历史曲折与抉择?为何在自立为王的机会面前,章邯甘愿放弃,选择归顺另一位原本的同僚——项羽?这一切背后,又隐含着怎样的时代印记与个人命运?

一、秦朝内乱:赵高篡位,皇室覆灭

秦朝的衰败,直接与赵高的阴谋篡位有关。赵高,原本仅是一名无权无势的宦官,秦始皇死后,借机篡改遗诏,扶持胡亥即位,同时毒死了秦始皇的长子扶苏。这一举措直接摧毁了秦朝原有的继承秩序,令整个朝廷陷入了深重的危机。

胡亥即位后,赵高迅速掌控了朝政大权,并清除异己,先是抛弃丞相李斯,继而大肆杀戮李斯家族,震惊了整个朝野。赵高凭借这一手段,几乎一手遮天,成为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与此同时,农民起义的爆发,也揭开了秦朝灭亡的序幕。陈胜、吴广等人在大泽乡举起反旗,点燃了全国范围内的起义火种。

秦朝当时并未重视这一初期起义,但随着各地贵族的响应,农民军迅速壮大。面对日益汹涌的反叛潮,秦朝不得不采取防守策略,而章邯则在这场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他组织了骊山徒军,成功击溃了起义军主力,保住了秦朝的基本盘。然而,赵高并未满足于局势的暂时平稳,又一次在背后策划权力斗争,导致胡亥的惨死,令秦朝的内乱再次升级。

二、章邯建奇功:骊山徒军挺身而出

起义军的进攻来得如暴风骤雨般迅猛,秦朝一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当时,秦朝的主力部队都被部署在远方,无法及时赶回防守咸阳。关键时刻,章邯被派遣领兵救援,他指挥的骊山徒军,原本仅是秦始皇建陵时动员的民工,数量庞大,却缺乏战斗经验。然而,在章邯的精心指挥下,这支临时组建的队伍迅速转型为一支战斗力强大的军队。

骊山徒军在周文的军队逼近咸阳时发起进攻,几乎将其彻底击溃。周文阵亡,主力部队被完全消灭,起义军的威胁暂时消除。章邯随即带领大军参加荥阳会战,帮助李由等人成功抵御了吴广的军队,确保了秦朝的大部分领土得以保全。经过这些艰苦战斗,章邯的声望迅速攀升,几乎为秦朝的存亡贡献了不可替代的力量。

然而,在此时,赵高却对章邯的势力产生了疑虑。章邯凭借卓越的战功,完全有能力借此机会攫取权力,甚至取代赵高。然而,章邯并未急于谋取权位,而是选择继续带领秦军剿灭余下的反抗势力,联手王离北上,形成合围之势。这一决定,既展示了章邯的胸怀,又暗藏了他对当前局势的深刻考量。

三、联军起义:局势逆转,章邯陷入两难

秦朝的强盛与稳定,已经在农民起义的洪流中出现了裂痕。当章邯与王离合力扫荡起义余波时,却没想到新的反秦力量正在悄然崛起。六国故地的贵族集团,经过长时间的蛰伏,发现机会来临,于是掀起了新的反叛浪潮。燕国率先起义,随后张邈、彭越等地的贵族也纷纷响应,形势急转直下,秦朝再度陷入动荡。

虽然章邯与王离在巨鹿战役中取得了胜利,但战果惨重,王离阵亡,章邯的局势愈加艰难。在即将到来的联军反扑中,章邯被迫撤回咸阳,深知单凭一己之力已难以挽回局面。而此时,刘邦的势力正在崛起,成为秦朝另一大威胁。

更为复杂的是,赵高对章邯心生疑虑,认为章邯具有图谋反叛的潜力。在朝廷动荡之际,赵高决定将章邯调往边陲,避开权力中心。章邯的前途因此充满不确定性,但也给了他足够的时间思考接下来的道路。

四、章邯的自省与历史的决断

被贬至边陲,章邯在静谧的环境中,重新审视了自己的处境和未来。回顾秦朝从一统天下到分崩离析的历史,章邯感到深深的无奈。自秦始皇去世后,赵高等权臣逐渐暴露出邪恶本质,打破了秦朝的继承秩序,也让整个国家陷入了内乱。尽管农民起义一度被压制,但赵高的腐败与内讧,使得秦朝的灭亡已成定局。

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章邯清楚地认识到,若自立为王,必然会引发外部联军的合围,自己的力量终究无法与各路强敌对抗。而此时,项羽的使者接踵而至,章邯开始考虑投向项羽这一新兴势力。项羽手握重兵,既有雄心壮志,又不失军事才能,这使得章邯认为投靠项羽可能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五、命运抉择:投降项羽,终结战国纷争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章邯最终决定效忠项羽。项羽并未对这一决定感到惊讶,反而大为欣喜,立即任命章邯为镇守陈仓的将领,负责防范刘邦的进攻。此时,刘邦的势力逐渐壮大,与项羽的对决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

在随后的战斗中,章邯屡次为项羽立下赫赫战功。最终,经过长时间的战争,刘邦与项羽两方势力进入了最后的决战。尽管项羽一度取得优势,但最终因骄傲自满而失去民心,刘邦抓住机会反败为胜,最终统一了天下。

章邯也未能逃脱命运的捉弄,最终在彭城战役中被刘邦俘虏。尽管项羽最后败北,但章邯的忠诚与坚守,却成为了战国末期儒家精神的最后象征。章邯在刘邦宽恕后,依旧为汉朝效力,直至七十八岁去世。他的故事,见证了战国时代的终结与汉朝统一的到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日媒:事发东京闹市区,一名40... 【环球网报道 记者 索炎琦】据日本共同社报道,调查人员透露,一名40多岁的陆上自卫队队员因涉嫌谋杀未...
宋代官窑米黄釉瓷器欣赏 宋代官窑米黄釉三蹬方壶 口沿内敛,长方形器身三段衔接,器壁微鼓,平底,矮足,垫足烧造,足底涂酱色护...
卡洛斯·克莱伯指挥演奏《艺术家... 曲目:艺术家的生涯圆舞曲 指挥:卡洛斯·克莱伯 《艺术家的生涯圆舞曲》旋律轻缓而优美,带着安静恬淡的...
原创 雍...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为了帮助观众解答一些难点,导演特意安排了一个特殊的角色——邬思道,他既是剧中...
当“柴火”落在“瓷器”上,这是... 交汇点讯 用柴火烧制的茶杯看起来会有什么不同?在第六届长三角文博会现场,以“柴烧”工艺铸就的茶具吸引...
原创 明...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设立陪都的朝代并不少见。唐朝设有东都洛阳,北宋设有西京河南府,明代也有陪都南京。但...
新书速览|Spark大数据开发... 清华大学黄永峰教授、江铭虎教授郑重推荐,培训机构长达8年千锤百炼、锻造而成,教学视频、作者微信群答疑...
中国5000年绘画史——历代名... 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东维子等,是元末明初集文学、书法于一身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