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三国演义中最令人费解的一处描写,谁能给出合理解释?
创始人
2025-09-12 16:03:41
0

《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一直以来都受到读者的热爱与追捧。它不仅展现了古代人们超凡的智慧与谋略,还刻画了许多鲜活的人物形象,例如刘备、诸葛亮、曹操、司马懿、孙权以及周瑜。这些英雄的传奇故事至今仍在社会中广为流传,尤其是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君臣关系,更是为后人所称道。然而,作者在阅读《三国演义》时,有一段描写让人感到极为费解,恳请大家给予一个合理的解答。

在关羽战死后,刘备对诸葛亮的劝谏置若罔闻,执意发兵攻打吴国。最终,他在夷陵遭遇惨痛的失败,精锐的蜀汉军队被陆逊的火攻烧得一干二净,损失惨重。在羞愤与悲痛中,刘备卧病不起,他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便召来丞相诸葛亮,托孤于白帝城。在告别时,刘备泪流满面,握住诸葛亮的手,情深义重地说道:“朕今死矣,有心腹之言相告!”诸葛亮则回答道:“有何圣谕?”刘备哽咽着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

刘备说这段话的意思大致可以归纳为,他深信诸葛亮的才干远超曹丕,必然能恢复汉室的辉煌。至于他的儿子刘禅,如果足以担当皇帝之位,就请诸葛亮辅佐他;若他不具备这样的能力,那便请诸葛亮自己登基为王。诸葛亮对此有什么反应呢?在《三国演义》中,描述孔明听后满头大汗,神情慌乱,跪地流泪,叩首流血,恳切表达:“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说完之后,便叩头,让鲜血滴落。

在《三国演义》中这一段托孤的情节,罗贯中与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大体相同,但增加了诸葛亮“汗流遍体,手足失措,叩头流血”的细致描写。按理说,诸葛亮应该见过许多大场面,为什么在刘备说完这些话后居然会如此惊慌失措,以至于满头大汗、手足无措、叩头流血呢?他究竟在恐惧些什么?有些人解释说,刘备此举是在试探诸葛亮,早在托孤之前就已经在帐中埋伏了刀斧手,如果诸葛亮稍微流露出半点对刘备不忠诚的神态,刘备将会下令杀掉他以绝后患。诸葛亮因而意识到了潜在的危险,所以才表现得如此惧怕。

然而,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们都知道,罗贯中的笔调透出明显的“拥刘贬曹”倾向,他心目中的刘备是仁义的象征,以宽厚与仁德著称,特别对诸葛亮的深挚情谊和几乎无条件的信任。若真如前述,托孤时在大帐内埋伏刀斧手,这将与刘备一贯的仁义形象背道而驰,这无疑是一处败笔。那么,如果大帐之中并没有刀斧手,诸葛亮又为何如此慌乱呢?对此,有什么合理的解释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清嘉庆通宝 在中国漫长的货币发展史上,每一枚方孔圆钱都如同一个时代的注脚,默默记录着当时的政治、经济与社会风貌。...
廉政播报第501期 | 清风朗... “行不由径”出自《论语·雍也》:子游做鲁国武城县长的时候,孔子问他有没有得到什么人才。子游回答:“有...
晋中市图书馆举办文化浸润与艺术... 近日,由晋中市图书馆主办,市音乐家协会、多彩六零退休幸福俱乐部协办的“音为有你,乐动全城”文化浸润与...
碑帖铸魂 薪火传芳——评书法家... 作为长期深耕文化传播与社会评论领域的观察者,我始终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绝非孤立的艺术修行,而...
循浪而行 晋入千年|沉浸式打卡... 策划:黄河新闻网采编中心
日媒:事发东京闹市区,一名40... 【环球网报道 记者 索炎琦】据日本共同社报道,调查人员透露,一名40多岁的陆上自卫队队员因涉嫌谋杀未...
宋代官窑米黄釉瓷器欣赏 宋代官窑米黄釉三蹬方壶 口沿内敛,长方形器身三段衔接,器壁微鼓,平底,矮足,垫足烧造,足底涂酱色护...
卡洛斯·克莱伯指挥演奏《艺术家... 曲目:艺术家的生涯圆舞曲 指挥:卡洛斯·克莱伯 《艺术家的生涯圆舞曲》旋律轻缓而优美,带着安静恬淡的...
原创 雍... 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为了帮助观众解答一些难点,导演特意安排了一个特殊的角色——邬思道,他既是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