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曹操为何终生不称帝?他说的一句话,暴露了真实想法,其实不复杂
创始人
2025-09-12 15:35:05
0

建安二十一年,汉献帝小心翼翼地将曹操送上了魏王的宝座,正式承认曹操成为魏王。为了彰显这个“王”与普通不同,除了赋予曹操三万户的食邑外,还特意授予他一种特殊的地位,允许他在处理政务时不必称臣,不用对天子下拜。

然而,曹操并不满足于此。他觉得自己能拥有更大的权力,于是借助祭祀礼仪,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与此同时,曹操的儿子也被封为列侯。正是从这一时刻起,曹操的权力和待遇与皇帝几乎相同,唯一的差别或许就是没有亲自戴上汉献帝的帝冠。换句话说,虽然曹操名义上还不是天子,但实际上,他的权力与天子已无二致。

按当时的形势来看,曹操距离称帝不过一步之遥,且这一步能否跨出,完全取决于他自己。那么,为什么曹操最终没有做出这一步呢?

有人认为,曹操之所以未称帝,是因为他害怕铤而走险,但这一观点显然过于片面。细看曹操一生,实际上他从未显得畏惧过权力斗争,甚至在废立皇后、杀戮皇子等事件上,他都未曾有丝毫犹豫。若曹操真的胆怯,又怎会做出如此果敢的决策?

因此,曹操是否称帝并非外界压力所能左右,真正的原因还是曹操内心的决定。这个原因并不复杂,许多人误解了这件事,认为曹操在接受别人劝进时有所顾虑。事实上,曹操曾经明确表示过一番话,揭示了他不称帝的内心真实想法。

被劝称帝

历史上,总是充斥着许多拍马屁的阿谀者。权力越大,身边的奉承之人越多,曹操也未能例外。自从曹操成为魏王之后,身边的许多人已经将他视作皇帝。于是,一些人开始劝说他自立为帝,脱离汉朝的统治。夏侯惇便是其中之一。作为曹操最为信任的亲信将领,夏侯惇一直忠心耿耿,然而在曹操任魏王后,许多将领都获得了魏国官职,唯独夏侯惇依旧挂着汉朝官职,这让他心中颇感不满。

于是,夏侯惇亲自上书,要求转任魏国官职,但曹操并未答应,因为他认为让夏侯惇担任魏官会降低他的身份。面对夏侯惇的再三请求,曹操才勉强同意将其任命为魏前将军。之后,随着曹操权力的不断增强,他逐渐享有超越天子的待遇。此时,夏侯惇便多次向曹操上书,表示汉朝的命运已尽,建议魏王应该自立为帝,代替汉朝。

尽管曹操心知夏侯惇是真心劝谏,但他并未对此做出过激反应。当曹操收到孙权的劝进信后,他意识到不能再置之不理,因为孙权是当时的三大势力之一,若他依旧不回应,事态可能会变得难以收拾。

孙权的劝进并非出自对曹操的尊敬,而是源于他自己内心的恐惧。孙权刚刚通过吕蒙偷袭荆州,马忠又亲手杀死了关羽,恐怕刘备会因而愤怒不已。为了化解危机,孙权决定送上关羽的头颅,并请求曹操称帝。曹操则理智地处理了这个问题,并没有急于响应。

冷静应对

孙权在江东的势力范围比刘备更为强大,并且主动向曹操称臣,这意味着他承认了自己的失败。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可能会因此而感到自满,觉得自己已天下无敌。然而,曹操并未因此自得,反而更加冷静地分析形势。他将孙权的求帝信展示给群臣,并对他们说道:“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邪!”意思是,孙权此举不过是想将自己架到炉子上烤。

这句话表明,曹操当时并无称帝之意,而展示孙权的信件不过是为了告诉臣子们,他并没有考虑称帝。而不少臣子却误解了曹操的意思,认为他是在寻求他们的支持,于是纷纷上奏劝谏,建议曹操顺应天命,称帝登基。

在这些劝进的声音中,夏侯惇再次出言恳切,要求曹操即刻称帝,他指出:“今殿下即戎三十余年,功德著于黎庶,为天下所依归,应天顺民,复何疑哉!”意思是,魏王称帝是天命所归,应顺应民意,不必再犹豫。

曹操的真实想法

面对群臣的不断劝说,曹操终于决定明确表态:“施于有政,是亦为政。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这句话揭示了曹操的内心想法——如果天下果真属于曹家,他宁愿做像周文王那样的隐忍者,最终由后代来实现帝业。

要理解曹操的这句话,首先要了解周文王的历史。周文王虽然在世时已拥有强大的权势,却一直没有急于称王,而是为周武王的崛起铺平道路。最终,周武王通过灭商的战争建立了周朝,并追尊周文王为“太王”。

曹操以周文王自比,表明他并没有称帝的野心,而是希望通过隐忍为自己的后代铺路。这一切,也解释了为何曹操终生未称帝——他并非因为外界压力,而是出于个人的选择。

在曹操去世后,曹丕趁机逼迫汉献帝禅让,自己最终登基称帝,成为魏国的皇帝。而曹操虽然一生未称帝,却始终以汉朝的臣子自居。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刘备虽然自认为汉室后裔,却在终老时登基为帝。这种反差,颇具讽刺意味。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陈... 陈毅对俘虏管理的工作非常重视。他在华东野战军成立之前,就在山东创建了一个战俘团,专门负责对俘虏进行改...
原创 《... 《三国演义》中,蜀汉五虎的武将无疑是其中最为出色的一部分。关羽的“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
原创 世... 古代东亚地区存在了长时间的朝贡体系,这种体系以朝贡为中心,形成了独特的国际秩序。这一模式的核心逻辑是...
原创 古... 前言 “皇辟出者,皇,大也;辟,君也。大君出,盖谓至尊受命出为天子也。”——《隋书·王劭传》 公元...
原创 雍... 咱今儿个聊聊雍正那点事儿 —— 从干饭人到炼丹迷的帝王人生 哈喽各位老铁!今儿个咱要唠的这位主儿,...
原创 南... 1937年,全面侵华战争的阴霾笼罩着华夏大地,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成为了历史的风暴眼。南京保卫战的硝...
原创 故... 岳飞的军事才能无与伦比,他的战绩也如同星辰般耀眼。在与金兵的每一次战斗中,他总是能够力挽狂澜,屡次打...
原创 北... 上世纪90年代末,环球网杂志发布了一篇关于在日本的华人学者的文章,主题明确直白:“中国不过是纸老虎,...
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 据华侨大学官网消息,华侨大学第九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于9月11日在泉州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
原创 三... 蜀汉为何无法完成全国统一? 原因有很多,但与诸葛亮作为核心领导者的致命缺陷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