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志愿军30万人围攻韩军2个师,居然没全歼,原因令人哭笑不得
创始人
2025-09-12 15:31:37
0

上期我们简单提到了第五次战役中的县里围歼战,主要从宋时轮指挥的角度探讨了一些战术问题。本期将进一步详细分析这次进攻作战的得与失。

一、不可能出现的大军

朝鲜战场的历次战役中,若论战役设计的精妙,我认为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的县里战役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特别是在兵力调动和部署方面,它与莱芜战役、孟良崮战役、公主岭战役等在国内的经典战役并无二致,在极短时间内就将大量兵力调集到敌人意想不到的战场,实现了围歼战的最终目标。

前几次的重大战役中,志愿军的兵力调动多是在美军未曾预料和防范的情况下完成的。然而,第五次战役不同,双方已经进入了明牌对决阶段。我军的三个兵团几乎横跨朝鲜半岛,战线展开,志愿军师级兵力的进攻方向美军和韩军已基本掌握。但是,彭总将“明牌”转化为“暗牌”,在美军飞机的侦察下,秘密将兵力向东线集结,确保了意图的突然性。

之所以将东线的志愿军形容为“不可能出现的大军”,是因为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这一战略举动难度极高:

第一,西线美军主力集结,压力巨大。 西线的杨得志十九兵团展开了猛烈进攻,击溃了英军29旅的一个营,两个军冒着重大伤亡向议政府、汉城方向推进,而西线地形开阔,有利于大规模兵力作战,因此美军迅速将大量主力调至西线。志愿军也面临着将兵力从西线转移至东线的抉择,若美军突破十九兵团正面阵地,后方的安全便会受到严重威胁。

第二,东线战场地形复杂。 东线的山地多,部队缺少合适的道路,东西向的通道几乎为零,主要依靠南北向的山间道路,这使得大规模兵力的集结和展开变得非常困难,难以顺利实施大规模调动。

第三,从西向东调动兵力难度大。 白天的侦察和空中打击使得白天行军成为隐患,晚上行军则因山地复杂和部队速度慢而更显困难。大规模调兵的意图容易暴露,极难保持战役的突然性。

尽管面临这些挑战,彭总仍选择将兵力东调,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美军主力集中在西线,而东线的韩军兵力相对较弱,部署较为分散,易于进行围歼。

第二,虽然东线地形复杂,但对于我军轻步兵来说,适应山地战斗的能力更强,韩军的重装备反而在这种环境下受限。

第三,东线山地地形决定了南北通路的依赖性极高,只要控制住几个关键的公路隘口,就能切断韩军南撤的路线,同时也能堵住美军的援兵通道,这种优势西线是无法比拟的。

第四,美韩军本身低估了东线调动的可能性,认为我军不会选择此路,因此产生了麻痹心理,彭总成功利用这一点,策划了战役的突然性。

这一切的成功,离不开最高指挥员的精准判断。不同的指挥官在相同的战场上可能会做出截然不同的选择,这正是战争的复杂性和指挥艺术所在。

即便美军侦察机侦察到一些异常动向,但由于缺乏足够的重视,他们并未及时做出反应。直到九兵团主力部队开始攻击县里一线,美军才意识到情况紧急,并向韩军发出警告。

二、九兵团的复仇

东线的敌军主要由韩军组成,由于美军将精力集中在西线,东线的韩军不仅兵力较少,而且部署较为松散,后方缺乏预备队,这为志愿军的突破和切割创造了有利条件。

县里一带的韩军3师、9师呈突出部状态,正是围歼的最佳目标。为了最大限度地集中兵力突破,彭总命令宋时轮和陶勇共同指挥东线的所有兵力,共计30余万人,包括九兵团的二十军、二十七军、十二军以及三兵团的其他部队和朝鲜人民军的多个军团。

九兵团在长津湖遭遇惨败,士兵们强烈要求留下复仇,经过一段时间的整训,部队恢复了元气,准备为之前的失利报仇。宋时轮此次指挥吸取了长津湖的经验教训,兵力部署有条不紊,从整体上看,九兵团主攻,三兵团侧翼配合,朝鲜人民军负责外围的纵深穿插。

在主攻兵力的部署上,二十军和二十七军作为绝对主力,负责对韩军的两个师实施四面围堵,而十二军则负责切断韩军与西线美军的联系,为整个战役提供保障。

这一部署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地方:

第一,主攻兵力是九兵团的两个军,旨在报仇;而十二军则作为三兵团的支援,任务较为单一。

第二,朝鲜人民军主要负责外围的切割,配合主攻部队,但始终与志愿军保持联系,不至于发生单独崩溃。

第三,二十七军的穿插行动比二十军更为深入,宋时轮也有意通过这次任务修正二十七军在第一阶段进攻中的不足,以弥补之前的失误。

这次战斗的关键之一是控制韩军南撤的通道,五马峙和砧桥两个要点一旦被控制,韩军就无法有效南撤,美军也无法提供援助。二十军和二十七军迅速完成了对这两个要点的占领,极大地打击了韩军的士气。

三、遗憾

虽然县里战役的胜利显著,但由于战场地形的限制,志愿军并未能够彻底消灭逃散的韩军。在山地复杂的环境下,尽管志愿军努力包围,但依然存在着大量逃脱的韩军士兵。九兵团在战后对散兵进行搜捕,但最终的毙伤俘敌数远未达到预期目标,仅为8000人左右。

战后,韩军逃散的士兵被美军发现后,几乎全都撕掉了标识,尤其是军官,面容憔悴,犹如经历过地狱一般。

此次战斗的失败引发了美韩双方的争议,直到二十多年后依然未能平息。韩军对于失守的五马峙和砧桥十分懊悔,甚至指责美军第十军在关键时刻的干预,导致了这一惨败。

虽然美军的战术保持了一定的后撤空间,并成功封锁了志愿军的进攻,但最终美军的反应和战场重整速度远远超过了志愿军的预期,阻止了志愿军的进一步突破。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陈... 陈毅对俘虏管理的工作非常重视。他在华东野战军成立之前,就在山东创建了一个战俘团,专门负责对俘虏进行改...
原创 《... 《三国演义》中,蜀汉五虎的武将无疑是其中最为出色的一部分。关羽的“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
原创 世... 古代东亚地区存在了长时间的朝贡体系,这种体系以朝贡为中心,形成了独特的国际秩序。这一模式的核心逻辑是...
原创 古... 前言 “皇辟出者,皇,大也;辟,君也。大君出,盖谓至尊受命出为天子也。”——《隋书·王劭传》 公元...
原创 雍... 咱今儿个聊聊雍正那点事儿 —— 从干饭人到炼丹迷的帝王人生 哈喽各位老铁!今儿个咱要唠的这位主儿,...
原创 南... 1937年,全面侵华战争的阴霾笼罩着华夏大地,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成为了历史的风暴眼。南京保卫战的硝...
原创 故... 岳飞的军事才能无与伦比,他的战绩也如同星辰般耀眼。在与金兵的每一次战斗中,他总是能够力挽狂澜,屡次打...
原创 北... 上世纪90年代末,环球网杂志发布了一篇关于在日本的华人学者的文章,主题明确直白:“中国不过是纸老虎,...
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 据华侨大学官网消息,华侨大学第九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于9月11日在泉州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
原创 三... 蜀汉为何无法完成全国统一? 原因有很多,但与诸葛亮作为核心领导者的致命缺陷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