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60年,邓华结束了他长期的军旅生涯,转而投身于地方管理工作,担任四川省副省长。虽然从职位等级来看,似乎是一次降级的选择,但实际上他的生活待遇并未受到任何影响。军队的薪资制度与地方政府的规定存在显著差异,军队的收入是根据军衔级别而定,而地方政府则依据国家的行政级别来确立薪资。邓华在1952年的评审中被授予正兵团级别,这使他依然能够享受正兵团级的良好待遇。若按照地方行政级别划分,他的级别相当于5级。在实际工作中,他配备了秘书、公务员以及专车,生活上所领工资同样保持不变,显示出他依然保持着优越的生活水平。
进入1965年,国家开始推行统一的行政级别制度,军队与地方公务员的工资标准得以迅速整合。在这一新制度下,上将无论是正兵团级还是副兵团级,通常被认定为行政5级;而中将则多被定位于行政6级,无论其是副兵团级、准兵团级还是正军级。这场改革不仅调动了薪资标准,也波及到许多老将的工资待遇。邓华依然被确定为行政5级,但与他同时转业到地方的洪学智,虽然是上将,却因其职务差异被降至6级。这样的调整显然反映了两人的职位差异——邓华在省部级副职中,而洪学智则属于正厅级。
在副部级职务中,能保持行政级别为5级的确不多见。大多数副部级干部的行政等级通常落于7级或8级之间。有趣的是,当时四川省的第一书记廖志高,其行政级别也仅为6级,相比之下,显得有些逊色。实际上,在1965年前,薪资的高低与军衔的关联不大,更多的是依据1952年的评定级别。例如,徐立清虽然是中将,却由于被评定为正兵团级,其待遇反而高于一些副兵团级的上将。
1963年7月,国家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职工工资调整,宣布全国职工的总升级幅度达到40%。与邓华同在一个院子的省级领导,从高级官员到秘书、司机、炊事员以及警卫员,无不享受到了薪资的相应升级。唯独邓华身边的工作人员未能获得这种福利。按照升级的比例,邓华身边五位工作人员,本应有两个名额可以升级,但实际情况却令他失望。得知这一情况后,邓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虽然自身的待遇不能强求,但他的工作人员是组织分配的,为什么就没有办法进行调整呢?他的警卫和秘书本应得到加薪,然而最终却被忽略了。他的警卫月薪仍固定在12级,没有任何变化,而省机关调整后的秘书长则同样是12级,却将月薪提升到了14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