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孙叔敖:位高权重的楚国令尹,临死前为何坑儿子
创始人
2025-09-12 01:32:13
0

公元前593年,38岁的楚国令尹孙叔敖因长年积劳成疾,健康每况愈下,最终意识到自己即将离世。临终前,他召唤了自己的儿子来到床前,缓缓开口:“曾几何时,大王屡次提议要加封我,我却一一拒绝。如今我命不久矣,相信他会把封赏给你。但你一定要记住,不论大王送来怎样的官职和封地,都千万不要接受!如果他执意要封赏你,我请求你去一个名为寝丘的地方。那儿既不被楚国人看好,越国人也不屑一顾,荒凉贫瘠,简直是鸟不生蛋的地方。可是,这正是我们家族所需要的地方,你要深刻记住这一点!”

孙叔敖的儿子听得一头雾水,他不明白父亲为何要自己去一个这样的地方。大王愿意封赏,为何故意选择这么一个荒凉之地?这是为何?他心中充满疑虑,觉得父亲可能是在开玩笑,但还是决定静观其变。

果然,孙叔敖去世之后,楚庄王召见了他的儿子,并特别提出要封赏他。年轻的孙叔敖儿子心中一阵喜悦,他渴望拥有一个丰厚的封地和崇高的官职,因为他在过去的岁月里过得十分艰难。尽管父亲是令尹,但家境始终贫困,家里一贫如洗,生活拮据。他一直不理解,父亲为何拒绝了大王的多次封赏,更不明白临终前的叮嘱是为何让自己拒绝优渥的封地和职位。

然而,父亲虽然去世,但他的智慧与远见依然让儿子敬佩。虽然不解,但他依然决定按照父亲的遗愿,放下所有欲望,最终拒绝了大王所赠的丰厚封地,选择了寝丘。

到达寝丘后,孙叔敖的儿子立刻感受到那片土地的荒凉。这里确实如父亲所言,是一片无人问津的死地,连鸟儿都不会栖息。他不禁怀疑,父亲究竟是在为难自己,还是根本没有考虑过自己的未来?

然而,随着时间流逝,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与动荡席卷各地,强大家族纷纷陨落,很多昔日的权贵家族被战火吞噬。而唯独孙叔敖家族在寝丘这片荒芜之地安然无恙,过上了安定平和的生活。经过这些年,儿子终于明白了父亲的深远之计。原来,父亲当初的安排,恰恰是为了让家族避开战乱,安享太平。

这个故事后来被记录在《智囊全集》的上智部中,展现了孙叔敖深思熟虑的智慧与谋略。大家常说,在楚国,最为显赫的三家是屈、昭、景三家,他们的地位尊贵无比,堪称真正的贵族。而孙叔敖虽然出身普通,他凭借治水之功被楚庄王提拔为令尹,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辅佐大臣。尽管如此,他深知自己虽身处高位,但并无强大的家族背景,因此总是谨小慎微,保持谦逊态度,面对每一次封赏,他都会果断拒绝,以避免过度依赖国君的宠爱。

孙叔敖之所以如此智慧,正是因为他明白自己所处的地位和身份。他通过低调谦逊,成功守住了自己的地位,虽然期间也曾面临过几度的起伏,但他依旧安然度过。而临终时,他预见到自己离世后,家族或许将陷入困境,于是决定给儿子一个远离权力斗争的地方——寝丘,从而确保家族能够安稳度过未来的风雨。

这件事体现了一个人的远见卓识,也展示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深沉爱与责任感。这种远见卓识,真令人钦佩!

事实上,《智囊全集》收录了1200多个历史故事,内容涵盖了从先秦到明朝的智慧。无论是帝王权谋、能臣智士,还是民间智慧,都让人深感启发。清代的康熙皇帝等人,曾将此书作为枕边读物,反复研读其中的治国理政之道。

我自己也非常喜欢阅读《智囊全集》,一边欣赏故事,一边感悟人生的智慧。当遇到困难时,总觉得不再慌乱。无论是自己读,还是给孩子看,都非常值得推荐。文白对照,阅读起来没有任何障碍。如果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购买一本回家好好读读。

最后,大家觉得孙叔敖的这一做法,是在坑儿子,还是展现了大智慧呢?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整理茶叶包装机厂家排名,看看哪... 茶叶包装机市场剖析:批量定制之选茶叶包装机行业优势与特点 茶叶包装机作为茶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具有...
停牌!603037,重大资产重... 【导读】凯众股份拟收购安徽拓盛60%股权 中国基金报记者 夏天 经初步测算,本次交易可能构成重大资产...
地球正逼近首个危险“气候临界点... 当下,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正在巴西贝伦举行。今年是国际气候《巴黎协定》十周年,外...
《徽州文化》新书发布 (来源:黄山在线) 转自:黄山在线 日前,《安徽“五大文化”丛书》新书发布会在2025中国黄山书会主...
第十五届全运会闭幕 四川代表团... 封面新闻记者 陈甘露 李佳雨摄影报道 11月21日晚,第十五届全运会在深圳前海欢乐剧场胜利闭幕。四川...
日本“报应”已经显现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发表有关台湾问题和历史认知上的错误言论,罔顾法理和历史事实,一系列言行危害地区稳定、...
一份秋色系联合书单 | 秋天的... 秋意浓,叶落成诗,风起如歌。 在书页间踩过沙沙的落叶, 在字句里眺望辽阔的星空。 十一月,我们不再追...
浔城记忆 | 11月20日 浔城记忆 11月 20日 九江,不仅是地理上的坐标,更是文化和历史的交汇点。在这个系列中,我们将每天...
馆藏文物——铜灶具 铜灶具,魏晋,灶长21厘米,宽14厘米,高13厘米,总重900克。2015年征集所得,现收藏于酒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