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教科书等日本风盛行,怪中日互审协议?请多读书,尊重历史!
创始人
2025-09-11 03:01:05
0

不少人拿出多种版本的教科书和儿童读物,表示这些读物上流行的日系风格已经存在多年,几乎没有改变过。他们认为这一现象与1987年5月16日,日本国际教育情报中心邀请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武永兴、吴履平等九位代表赴日进行学术交流时签署的年度历史与地理教材互查协议有关。这个协议的签订,似乎使得两国之间的教材审查变得固定,从而导致了如今教育内容的停滞。

持这种观点的人,或许还是应该多读点书。切勿以现代的思维方式去评判过去的事物,首先,我们应该理性回顾一下历史的发展脉络。首先是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正式建交。随后,在1978年8月12日,双方在北京签订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紧接着的10月22日,邓小平同志访问日本,并于10月23日在东京互换批准书,使得条约正式生效。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一个全新的改革开放时代开启了!

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此外,在1980年期间,国际上对中国的亲近感达到了历史性的高峰,达到了78.6%。虽然到1982年略微下降至72.7%,但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了日本民众心中最亲近的国家。1991年苏联解体后,中日关系开始变得疏远。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期间发表讲话,推动了日本资本大举流入中国市场,这对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1998年11月,双方共同发布《中日关于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在这一时期,无论是在民间交往还是政府层面的联系,中日两国的关系都处于最为紧密的黄金时期。然而,在1987年签署的互审协议达成时,苏联尚未解体,两国关系几乎如同盟友一般,日方又怎会有意为大陆制造障碍呢?

更何况,这份协议的核心内容本质上是对历史与地理教材的审核,简单来说,就是在各自的历史观和地理观上照顾对方的想法,努力阐述一个折中的角度,以防产生争端,而与语文教材及其一些课外内容又有什么实质的关联呢?当前存在的“毒教科书”问题,反映的其实是那些编著者身上严重的媚外情节。那些将问题上纲上线、引导舆论的人,也许并非没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

在这个信息纷繁复杂的网络时代,人们更需要培养一双敏锐的眼睛,以便更好地辨别信息的真伪。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德国档案中有关义和团的新鲜史料   甲午战争之后,西方列强加紧对华渗透,德国亦不甘落后,加快了在山东等地的侵略步伐。特别是由于义和团...
原创 1... 康熙的婚礼,是清朝历史上最为盛大且标准最高的婚礼之一。为什么这样说呢?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
一座钱窖揭开江西一段辉煌史 收听音频 在江西余江县,一口水井的挖掘,意外揭开了一段尘封近千年的历史。上世纪70年代末,余江县卫生...
原创 清... 公元1599年,位于蒙古草原的科尔沁郡王孔果尔留下了一个女儿,她的姓氏为博尔济吉特氏。这个名字并不是...
原创 为... 诸葛亮与张郃之间的战斗无疑是三国历史中一段极具戏剧性的篇章,而其中最令人铭记的瞬间,就是张郃被乱箭射...
原创 李... 朝代的更替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而在这些更替的过程中,总有一些有趣的小插曲,毕竟在动荡的时代,总会涌...
原创 为... 丘吉尔,作为二战中著名的同盟国“三巨头”之一,虽深受世人敬重,但却没能坚持到二战的最终胜利时刻。以波...
原创 顺... 顺治皇帝(1638-1661)极为宠爱董鄂妃,然而董鄂妃的早逝深深打击了顺治的心情。受佛教的影响,顺...
原创 2... 敢以太后事谏者,戮而杀之。这句话出自秦始皇在赵姬被囚禁于雍城之后对手下所说的命令。赵姬曾与嫪毐私通,...
原创 “... 在中国战国时期,涌现出了很多杰出的将领,今天我们聚焦于其中之一的李牧。历史上曾流传着一句话:“李牧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