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在汉末乱世中犹如一块炙手可热的肥肉,谁能牢牢攥在手里,谁就有了在中原立足的资本。刘备好不容易白捡了徐州,陶谦大手一挥,连地盘带人马全送给他,本以为是人生逆袭的开始,结果却成了他早期创业生涯最大的滑铁卢。这一败,不仅丢了城池,还让四大未来军事界的 “潜力股” 与他擦肩而过,直接给刘备的前半生画上了一个大写的 “惨” 字。
刘备在徐州的失败,完全是自己作出来的。首先,他根本没把巩固班底当回事。刚接手徐州,就该赶紧拉拢当地的地头蛇,把徐州旧部变成自己的心腹。可他倒好,一顿操作猛如虎,结果自己还是个光杆司令,底下人根本没真正服他。其次,他居然引狼入室,把吕布这个 “三姓家奴” 请了进来。吕布那可是自带流量的狠角色,手下兵强马壮,刘备连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都没捂热乎,哪能镇得住他?最后,刘备还犯了个致命错误,非要和四世三公的袁术死磕。袁术是什么背景?人家家族世代高官,人脉、资源、钱粮要啥有啥,刘备拿什么和人家硬碰硬?这三个昏招一出,徐州丢得一点都不冤。
先说陈登,这位堪称徐州的 “战略鬼才”。他原本是搞农业生产的文官,和后来屯田御敌的邓艾有点像,属于跨界发展的奇才。曹操忙着和袁绍死磕的时候,根本顾不上东南方向的孙权、孙策。多亏了陈登在广陵郡死死守住大门,把江东势力挡得严严实实。有一回,孙权带着十倍于陈登的兵力攻打匡琦城,那场面,旌旗蔽日,战船密密麻麻铺满江面,换别人估计早就吓尿了。可陈登愣是沉着冷静,不仅守住了城,还把孙权打得灰头土脸。后来曹操看着长江直叹气,后悔当初没听陈登的计策,不然哪会让东吴在长江边坐大?要是刘备能重用陈登,说不定就能提前在东南打开局面。
臧霸也是个传奇人物,早年就是个劫法场的土匪头子,和关羽一样都是 “有故事的人”。黄巾起义的时候,他带着兄弟们在徐州北部打出了一片天,被陶谦招安后成了正规军。这么个狠角色,刘备居然没放在眼里,既没给好处也没给承诺,结果臧霸转头就成了吕布的帮手。后来臧霸在曹魏混得风生水起,镇守青州多年,在合肥前线多次把东吴打得找不着北。到了曹叡时期,他甚至代理太尉一职,权力地位比曹魏 “五子良将” 还高。要是刘备能早点拉拢臧霸,说不定就能组建一支战斗力超强的 “徐州军团”。
秦朗的故事就更戏剧性了。他小时候,老爹秦宜禄是吕布的手下,母亲杜氏长得那叫一个漂亮。关羽早就盯上了杜氏,还盘算着收养秦朗当干儿子。结果曹操横插一杠子,仗着自己是老大,把杜氏霸占了,顺手把秦朗也带回许昌养在宫里。谁能想到,这个差点成关羽养子的小家伙,长大后成了曹魏的顶梁柱。曹叡时期,秦朗带着中央御林军北征鲜卑,把轲比能、步度根这些部落首领吓得屁滚尿流;西御诸葛亮时,更是让蜀军吃尽苦头,间接导致诸葛亮在五丈原操劳过度而死。要是秦朗跟着刘备,说不定蜀汉北伐又是另一番光景。
还有陈泰,他老爹是曹魏重臣陈群。刘备丢徐州的时候,陈泰可能才刚出生,但谁能想到这个小娃娃日后成了姜维的 “噩梦”。蜀汉后期,陈泰一路飙升,先是接替郭淮担任征西将军,都督雍州、凉州军事,和姜维打得有来有回;后来又都督淮北军事,连诸葛诞的叛乱都被他平定。他的军事才能,完全可以和邓艾、钟会相提并论。要是刘备能留住陈家这棵大树,陈泰说不定能成为蜀汉对抗曹魏的王牌。
刘备丢徐州,就像一个刚拿到顶级装备的新手玩家,还没来得及熟悉操作,就被对手打得连装备带账号都没了。这四大潜力名将的流失,表面上是运气不好,实则是刘备战略短视、用人无方的必然结果。如果他能重视徐州旧部,稳住吕布,不贸然招惹袁术,好好培养这四位人才,三国的历史说不定真会被改写。只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刘备也只能带着遗憾,重新踏上他坎坷的创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