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为何北宋灭亡时,杨家将没有出现救国?这个原因很多人不愿意接受
创始人
2025-09-10 13:32:42
0

提到杨家将,必定要追溯他们的历史根源。杨家将的开创者是杨业,也叫杨继业,然而他年轻时并非以这个名字为人熟知。在他早年的时候,他的名字是重贵,籍贯则是太原。杨继业最初是北汉的猛将,后来北汉灭亡,宋朝的宋太宗见识到杨继业的卓越才能,于是将他收纳入麾下,并赐予他“刘”字作为姓氏,在北汉的历史中,杨继业被誉为“无敌”。当北宋的建立宣告了北汉的灭亡后,杨继业心怀忠诚,于是便归顺了北宋,并恢复了本来的姓氏——杨。

在北宋建立初期,宋太宗意识到杨继业熟悉边疆防守事务,便任命他为代州的守将。代州位于今日山西一带,杨继业来到这里后,仿佛回到了自己熟悉的环境,重拾起往昔的英勇与战力。公元977年,也就是太平兴国五年,杨继业率兵在雁门关一带成功击败辽军,因而声名大噪。这一战,不仅打破了辽军的进攻,也为杨家将奠定了赫赫有名的地位,成为了家族历史上的第一代传奇人物。

杨家将的第二代传人是杨延昭。杨延昭在北宋时期也享有盛名,堪称一代名将。尽管他所处的时代比父亲杨继业所处的时期更为复杂,战事不再如当年与辽军激烈,但他依然在保卫北宋的边疆中作出了卓越贡献。尤其在契丹势力威胁北宋的背景下,杨延昭勇敢地承担起保卫国家的重任。在宋真宗登基后,北宋与契丹签署了《檀渊之盟》,从此两国的边界较为平静,战争少了,但杨延昭的军事才能丝毫未曾减弱。

尽管和平年代难以施展杨延昭的军事才能,但他依然展现了出色的指挥能力。有一次,杨延昭在遂城与契丹军对阵。当时契丹军由萧太后亲自督战,形势严峻。然而,杨延昭凭借过人的智慧与勇气,带领全城百姓登上城墙,持兵器誓死守卫。他甚至指示人们破冰取水,以防敌军登城。第二天,寒冷的天气让城墙表面结满了冰层,光滑且坚硬,使得契丹军无法攀爬,最终他们只得退去。尽管契丹并未死心,再度南下,但杨延昭以巧妙的伏兵之计,成功将敌人引入陷阱,导致契丹军大败,自己也因立下赫赫战功而受到宋真宗的奖励。宋真宗曾说:“杨嗣与杨延昭忠心耿耿,勇猛过人,虽然有许多人嫉妒他们,但我会一直庇护他们。”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杨家将的故事逐渐淡出历史的舞台,直到杨广文一代后,几乎不再有关于杨家将的记载。有人猜测,随着战事的复杂化,杨家将的后代并非全都能继承父辈的军事才能,家族的传承逐渐衰落,尤其是在缺乏优秀后继者的情况下,杨家将的声势也逐渐消失。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北宋时期普遍重文轻武,这与当时社会的普遍心态密切相关。人们期望国家安定,民众安居乐业,因而对战争充满排斥,更多的家庭渴望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谋取功名,而对于军人身份的排斥显而易见。这样一来,杨家将的后代,可能在没有战事的时代,选择放弃军事事业,转而投身文官生涯,或者甚至沦为普通百姓。

最后,关于杨家将为何未能在北宋灭亡时挽救朝廷,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即便杨家将最终能够存活,他们的身份地位也只能沦为下级军官。那个时代的下等军官,就像今天的地方派出所大队长一般,虽然有一定的职权,但终究缺乏足够的影响力。或许,他们的命运将如《水浒传》中的杨志那样,虽为名门之后,却因身份问题在仕途上难以有所作为,甚至可能因为家庭背景而被排挤。所以,当北宋灭亡之时,杨家将并非不愿救驾,而是早在北宋时期,随着朝廷风气的变化,杨家将已逐渐没落,难以再挺身而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宣武门政变前李世民对房玄龄和杜... 宣武门政变前李世民对房玄龄和杜如晦的威胁,到底是什么意思? 唐朝历史就像一部波澜壮阔的大戏,宣武门政...
原创 8... “如果克格勃的调查方式仅仅依赖这些毫无根据的假设,那我真的是为苏联的安全感到深深的忧虑!” 戈尔...
宜宾市叙州区霓落手工艺术工作室...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宜宾市叙州区霓落手工艺术工作室(个体工商户)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覃艳,注册资本...
原创 清... 随着溥仪宣布退位,标志着清朝的正式结束。如果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算起,清朝一共存在了296年,是中国历...
原创 关... 提到关羽,几乎每个人都很熟悉他。早在刘备起义征讨黄巾贼时,关羽便与张飞结义,三人自涿郡起兵,逐步奠定...
原创 刘...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亲自率领大军与曹操展开了争夺汉中的激烈战斗。汉中原属于张鲁,后来张...
原创 项... 历史上,杰出的战将可谓屈指可数,其中包括白起、王翦、李牧、韩信和项羽等人物。然而,这几位武将中究竟谁...
原创 左... 在左宗棠收复新疆之前,这片广袤的土地被一个名叫阿古柏的中亚军阀占据。阿古柏的崛起并非偶然,他的背后有...
原创 难... 魏延,蜀汉后期的东征大将军,实际上并不应该死于非命。后世学者普遍认为,魏延的死亡完全是由于他个人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