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国农民起义的原因多是因为生活所迫。以陈胜吴广为例,他们的反抗主要源于沉重的徭役负担。而在元朝时期,红巾军的起义则是因为农民在苛政统治下生活愈发困苦,甚至连温饱都成问题,根本没有能力再承受额外的劳役。此外,李自成等人的反叛,同样是因为粮食短缺所引发的抗争。
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位皇帝的存在显得十分奇特。他的登基完全是出于偶然,仿佛是被命运的幸运之神眷顾。然而,当他成功坐上皇位后,却发现自己连一个普通人都不如,如何能够治理国家呢?最后,这位帝王竟然惨遭毒手,周围人对此毫无同情,这一切都显示出他在为人处世和治国理政方面的彻底失败。他就是晋惠帝司马衷,被称作“白痴皇帝”。他不仅娶了貌丑的贾南风,还失去了自己长子,司马炎视为心肝宝贝的长孙,最终也被无情杀害。此事的荒谬之处,远不止于此。
据史书记载,在一个年景极为恶劣的年份,粮食歉收,且几乎颗粒无收。百姓们甚至不得不啃食树皮和草根,四处可见因饥饿而死的群众,尸体遍地,这在古代并不鲜见。正是晋朝司马衷掌权时期,也经历了这样的饥荒。有民众将灾情上报给司马衷,他却淡然回应:“没有饭吃,他们为什么不吃肉粥呢?”听闻此言的报告人哭笑不得,面对无饭可食的灾民,肉粥又从何而来?由此可见司马衷的愚蠢与无知,这便是流传已久的成语“何不食肉糜”的来源。
这样一位颇为荒唐和昏庸的皇帝,最终在八王之乱的混乱中被迫废除,自此沦为各王的傀儡,备受屈辱。直至306年,东海王司马越将他迎回洛阳。到了307年,惠帝去世,享年仅48岁,流传的说法称他是被东海王司马越所毒死。显然,对于百姓而言,这样一位白痴皇帝的存在绝非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