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面对镜子正在打扮的慈禧太后
在1839年,摄影术在法国刚刚问世不久,便迅速传入中国。然而,真正将其引入紫禁城的关键时刻,是慈禧太后开始在垂帘听政时期接受摄影。为了记录她的形象,特地创建了一本名为《圣容账》的登记簿,详细记载了每一张照片的拍摄地点、时间、拍摄者以及冲印的张数,确保每一次摄影都有迹可循。
图:打扮后的慈禧太后
这一组珍贵的照片大多是由慈禧太后的专用摄影师裕勋龄所摄。裕勋龄是德龄公主的兄长,早年曾赴法国深造学习摄影,凭借着他优雅的外表和高尚的气质,被选入宫中担任皇后的御用摄影师。慈禧太后生平中许多著名的照片,都是出自裕勋龄的镜头之下,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历史印记。
图:慈禧太后游览颐和园
光绪二十九年,裕勋龄应旨进宫,并随身携带刚刚引进国的全套摄影器材,专为慈禧太后拍摄皇家风采。他的到来给宫廷注入了新的艺术气息,曾经的静谧宫殿因此而闪耀出新的光辉。
图:精心打扮后的慈禧太后
每当慈禧太后准备拍照时,她总会精心挑选合适的服装和饰品,细心打扮自己,之后才会请裕勋龄来进行拍摄。这种细致的安排不仅展现了她的高贵气息,更加体现了她对形象的极大重视。
图:精心打扮后的慈禧太后
尽管慈禧太后拥有眩目的珠宝,但她在每次摄影时所穿的服装和首饰也各有不同。细心观察会发现,在她所有的照片中,她总是佩戴着两副耳环。其中一副是朴素的小宝珠耳环,从未摘下,而另一副耳环则常常更换,展现了她变化多样的风格。
图:慈禧太后游览颐和园
图:慈禧太后游览颐和园
图:慈禧太后在颐和园仁寿殿前乘舆照,前为总管太监李莲英(右)、崔玉贵(左)
在颐和园这片缤纷的景色中,慈禧太后与总管太监李莲英及崔玉贵一同在仁寿殿前的乘舆上留下了这一幕。这张照片捕捉了皇权的庄严与宫廷生活的富丽堂皇。
图:慈禧太后出行的盛大场面
慈禧太后的出行总是伴随着盛大的场面,随行的太监、宫女以及壮观的随扈队伍,无不彰显出她的尊贵地位与皇室威严。
图:慈禧太后装扮成观音菩萨的样子
按照《清宫年记》中的记载,慈禧太后曾提到:“我希望打扮成观音菩萨的模样来拍照,身边的太监和宫女则装扮成金童玉女。”她所说的衣物早已备好,偶尔还会穿一下。对她来说,扮演观音菩萨是一种心灵解脱的方式,帮助她平静心情。她相信这种形象能够提醒自己多一份慈悲,消解烦心事,助她从容面对生活的纷扰。
图:慈禧太后和驻京外国公使夫人
为何这一组照片中,慈禧太后皆为全身照呢?原来,她深受封建迷信的影响,要求裕勋龄拍摄全身照。她认为,仅拍半身照则可能会显得“缺胳膊少腿”,这是极其不吉利的。因此,她坚持拍摄全身像,以彰显个人的福气和尊严,使得每一张照片都显得更加厚重而庄重,同时也充满了吉祥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