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汤和为何能够得以善终?他低调到尘埃里,朱元璋毫无理由找他麻烦
创始人
2025-09-10 10:03:17
0

纵观古代历史,许多开国功臣都不幸遭遇皇帝的杀害,这种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虽然每位皇帝的处置手法不同,但不可否认的是,许多皇帝都曾采取过这种极端措施。人们常常认为,皇帝杀害功臣是因为皇帝的权力欲和猜疑心,但在很多情况下,实际上导致功臣死亡的,往往是他们自身的行为。

如果功臣能够像汤和一样低调、谦和,那么即便皇帝有意加害,也无法找到充分的理由。汤和是如何保持低调并躲过朱元璋的杀害呢?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患难见真情

朱元璋的早年生活充满艰辛,家庭贫困使得他不得不在很小的时候便开始为地主刘德家放牛。在这段艰苦的时光里,他结识了汤和。汤和比朱元璋年长两岁,但两人却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一次,他们与其他放牛的小伙伴一起玩耍时,因饥饿难忍,朱元璋决心采取行动,他设法将地主家的一头小牛宰杀,分给大家吃。当地主得知后,大发雷霆,却只追究了朱元璋一个人,而没有连累其他伙伴。这种担当和勇气,让汤和对朱元璋产生了深深的敬佩。

通过这次事件,朱元璋在放牛的小伙伴们中树立了威信,大家都自愿听从他的指挥,而汤和也从此对朱元璋心生崇敬,开始将他视作自己的人生引路人。此后的岁月里,无论身处何地,汤和都始终认为朱元璋是自己的大哥。随着元末的大饥荒席卷而来,朱元璋失去了父母和大哥,生活陷入困境。尽管他曾向乡邻求助,却遭遇了冷酷的拒绝。幸运的是,刘德的哥哥刘继祖为朱元璋提供了帮助,才让他得以顺利埋葬亲人。

在没有其他出路的情况下,朱元璋只能投靠亲戚,却也屡次被拒绝。最终,他只能流落到皇觉寺,成为一名扫地僧,依靠寺里的食物度日。正是在这段困顿的岁月里,朱元璋对人性和世界的冷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就在此时,汤和的来信给了他新的希望。此时,汤和已经成为黄巾军中的千户,他没有忘记与朱元璋一同度过的艰难岁月,邀请他加入红巾军,共同为改变命运而奋斗。

朱元璋收到信后欣喜若狂,立即启程寻找汤和。然而,他刚到郭子兴军中,就因为长相过于特殊,被误认为是元朝的间谍,差点被杀害。幸好,汤和及时赶到,才避免了一场灾难。作为补偿,郭子兴将朱元璋任命为九夫长,类似于现在的排长。

虽然刚加入红巾军时,朱元璋仅是一个小小的排长,但随着时间推移,他逐渐显露出过人的才干。尽管许多老兵对朱元璋心存不满,汤和作为千户,总是在背后默默为他铺路,化解了不少困难。即便此时汤和的地位远高于朱元璋,但他始终恭敬地视朱元璋为“大哥”,这一点赢得了其他人的尊重和信任。最终,凭借着汤和的帮助和朱元璋自身的努力,朱元璋逐渐获得了郭子兴的赏识,甚至娶了郭子兴的干女儿马秀英。

在这段艰难岁月中,汤和无疑是朱元璋的重要支持者,帮助他实现了人生的第一次逆袭。而在后来的岁月里,汤和始终未曾放弃对朱元璋的忠诚和帮助,这为他们日后的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不争名夺利

随着朱元璋的事业逐渐蒸蒸日上,他开始摆脱郭子兴的影响,独立成军,并最终建立了大明王朝。成为皇帝后的朱元璋,对于那些居功自傲、目中无人的功臣,采取了更加严厉的措施。封功臣的事情变得格外复杂,因为按照当时的制度,国公的名额有限,仅有六个。而朱元璋麾下的功臣过多,面临选择。

经过深思熟虑,朱元璋将汤和安排在第二梯队,这一安排在功臣中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按理说,汤和的功绩应该让他位列第一梯队。然而,汤和并未对此提出异议,而是表现得格外低调和豁达,完全服从了朱元璋的安排。正因为汤和的这种大度和理智,朱元璋可以更加顺利地处理其他事务。即使有些人对自己的赏赐不满,只要看到汤和的态度,他们便也心服口服。

汤和的顺从在某种程度上,使得朱元璋可以有效地控制其他功臣的情绪,并通过他来维持功臣们的平衡。这一策略显然是成功的,汤和因此得到了更多的信任。

懂得明哲保身

尽管汤和始终保持低调,但在朱标去世后,朱元璋开始大力清除那些功高震主的权臣,如胡惟庸、蓝玉等人。汤和内心感到恐惧,于是主动向朱元璋请求交出兵权,回家养老。朱元璋也欣然同意,除了给予汤和大量财物,还赏赐他一处豪宅,以供养老。

通过这个举动,朱元璋树立了一个榜样,期望其他功臣也能主动交出兵权,过上安稳的晚年,这样一来,朱元璋就不必再背负因杀功臣而带来的骂名。遗憾的是,除了汤和,其他功臣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许多人依然保持着高傲的姿态,最终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尽管汤和的行为非常低调,但他的智慧和隐忍远不止此。当自己的女儿因参与朱元璋儿子炼丹之事而被处决时,汤和并未试图利用与朱元璋的关系为女儿求情。他的冷静和果敢,再次证明了他的隐忍和深思熟虑。汤和这种无怨无悔、处事沉稳的品格,最终让他在朱元璋的心中占据了特殊的位置,也让他能够平安度过晚年。

结语

在人际交往中,当我们遇到不顺和误解时,往往首先需要反思自己,看是否有不妥之处。如果能够保持自省,许多不愉快的事情或许就能轻松化解。在古代,或许更多依靠权力和斗争,而在现代,依然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智慧。如果一个人总是怀疑他人、猜忌四方,最终的悲剧往往是由自己制造的。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她... 在明朝时期,皇室的丧葬制度是极其严格的,根据传统,无论皇后是在皇帝之前还是之后去世,都必须与皇帝合葬...
原创 一... 在开始阅读这篇文章之前,建议您点击“关注”按钮,这样既能方便与他人进行讨论和分享,也能让您更有参与感...
原创 夷... 222年春,经过夷陵之战的惨败,刘备选择退守白帝城,并在这里待了超过一年,直到自己的去世。作为蜀汉的...
原创 主... 1947年11月底的一个普通日子,三纵司令员韩先楚找到了九师师长徐国夫,告诉他即将进行新五军战役,主...
原创 世... 历史开讲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历程中,许多朝代的兴衰更迭背...
这些四叠字你都能认出来吗? lǐ 㸚 【音】lǐ(里) 【释义】㸚,多作人名。 zhuó 叕 【音】zhuó(卓);yǐ(已);...
文脉华章丨千年瑰宝的数字化新生 彭晓玲 2345个窟龛、11万余尊石刻造像、2800余块碑刻题记……作为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
和金缕玉衣齐名的黄肠题凑到底是... 5月20日,位于北京丰台的北京大葆台遗址博物馆新馆正式向公众开放。大葆台遗址是一座完整呈现“梓宫、便...
原创 历... 北洋大时代的生存智慧(八十三):食君俸禄 光绪二十六年初夏,渤海海面上,列强的战舰如密集云层般停泊在...
原创 《... 《三国志4》老玩家才懂的硬核浪漫!乱世枭雄的崛起与隐藏帝王术 锤子说游戏,经典聊不停,大家好我是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