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1644年-1662年)是指在明朝北京沦陷后,由明朝宗室在南方相继建立的政权,存在了18年。1644年,李自成起义军攻占北京,崇祯帝朱由检在煤山自尽,之后清兵迅速入关。明朝的大部分宗室及朝臣逃往南方,此时,淮河以南的地区虽然名义上仍属于明朝。此后,四位明朝皇室成员相继称帝,但他们的命运均以悲剧告终。
一、朱由崧
朱由崧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孙子,福忠王(即明恭宗)朱常洵的长子,是南明的首任皇帝(1644年6月19日-1645年6月15日)。他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出生在福王府,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被封为福王世子。崇祯十六年(1643年),朱由崧袭封福王,并在明朝灭亡后的翌年,即崇祯帝自杀后,在南京登基称帝,年号弘光。
然而,朱由崧在即位后并未集中精力抵抗清朝,反而沉迷于酒色,导致朝政荒废。1645年,清军攻入南京,他逃往芜湖后被捕,并被押解到北京处决,享年仅40岁。1657年,堂弟永历帝朱由榔为其追谥,庙号安宗。朱由崧的昏庸无能,不仅加速了清朝的统一进程,也为自己迎来了凄惨的结局。
二、朱聿键
朱聿键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孙,唐定王朱桱的八世孙,唐端王朱硕熿之孙,唐裕王朱器墭之子,南明的第二任皇帝(1645年8月18日-1646年10月6日)。他生于万历三十年(1602年)的唐王府。明朝灭亡后,南方的明宗室在江南建立了南明政权。1645年,弘光帝被清军俘获并处死,郑芝龙、黄道周等人扶立朱聿键在福州登基称帝,改元为隆武,历史上称其为隆武帝。
然而,朱聿键的在位时间同样极为短暂。1646年,清军入侵福建,隆武帝在汀州被捕,并在监禁中绝食而死,享年44岁。历史学者普遍认为,隆武帝是南明历史上少数几位有作为的帝王之一,但他孤掌难鸣,无法改变已成定局的局势。
三、朱聿鐭
朱聿鐭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孙,唐定王朱桱的八世孙,唐端王朱硕熿之孙,唐裕王朱器墭之子,明绍宗朱聿键的弟弟,南明的第三任皇帝(1646年12月11日-1647年1月20日)。他生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的唐王府。隆武帝朱聿键死后,朱聿鐭在1646年11月5日被大学士苏观生与广东布政使顾元镜等人推举为帝,年号绍武,并与肇庆的永历帝朝廷互为对立。
然而,绍武帝的在位时间极为短暂,仅一个多月。1646年12月,清军李成栋从福建入侵广东,成功占领广州,朱聿鐭被迫自尽,或被杀害,结束了他短暂的帝王生涯。因为他在位时间过短,朱聿鐭在南明的历史上几乎没有存在感,因此往往被人遗忘。
四、朱由榔
朱由榔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孙子,桂端王朱常瀛之子,南明末代皇帝(1646年12月24日-1662年6月1日)。他于天启三年(1623年)出生在桂王府,1646年继承桂王的封号。同年,朱由榔在肇庆被拥立为监国,并宣布即位为帝,年号永历。
作为南明的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榔凭借李定国、孙可望等西南军队的支持,在西南地区顽强抵抗清朝,因此他的统治时间较长。1661年,清军攻入云南,朱由榔被迫逃亡至缅甸的曼德勒,在当地获得缅王的庇护。然而,随着吴三桂的势力逐渐扩张,缅王在被吴三桂逼迫下将朱由榔交给了他,最终,永历帝于1662年6月1日在昆明被吴国贵绞死,享年40岁,成为南明的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榔的葬地是贵州都匀的高塘山永历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