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存世孤品,咱们握个手吧!”
创始人
2025-09-10 01:04:04
0

昨天,来自殷墟的铜制手型器作为“特殊嘉宾”闪亮登场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看·见殷商”展览,吸引不少观众慕名而来,与青铜手“握手”。 实习记者 金瑶摄

本报讯(记者 李祺瑶)正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展出的“看·见殷商”展览“上新”了。昨天,来自河南殷墟的明星文物——青铜手开启京城首秀,吸引观众竞相打卡。

“你好,存世孤品,咱们握个手吧!” 10时刚过,第一批观众进入展厅,不少人直奔青铜手的展位。这只“小手”独享一个展柜,首博研究馆员高红清揭秘它的详细“档案”:这是一只半握的右手,长约13厘米、宽约6厘米,比成年人手掌小一些,相当于四五岁小孩手掌大小,手腕中空,内残留碳化木柄。仔细看,“小手”五根手指比例适中,指关节清晰可辨、指尖圆滑,手背上还装饰有饕餮纹和眼形纹。

这只造型奇特的青铜手,出土自商代将军亚长的墓葬,是目前全国发现的唯一一件青铜手型器,也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假手,处处体现了商代工匠高超的工艺和巧妙的构思。不过,因为其为存世孤品,关于青铜手的用法众说纷纭:有学者推测它可能是权力的象征,放置于亚长的权杖上端;还有人推测这是亚长的“义肢”,又像是一只“青铜痒痒挠”。

这件重磅文物限时“出差”至6月8日。5月29日,首博和殷墟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从河南安阳出发,历经约9小时车程,护送“小手”顺利进京,登陆“运河之舟”。首博工作人员介绍,从殷墟博物馆的展厅到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的展厅,青铜手的“出差之旅”处处体现细心,“青铜手被放置在文物囊匣中,外层垫上塑料泡沫板,再放入防震、防潮、防尘的特制包装箱,全程配备GPS定位和温湿度监控,确保文物安全。”

“打卡成功!这是我第三次来看展了,每次都有新收获。”家住海淀区的许先生举着手机,在展柜前和青铜手来了个隔空“握手”,“为了赶上第一批进展厅,我早上8点就从家出发了。这次发现一些重磅文物调整了位置,观展体验不错。”

为回应观众参观热情,首博采纳观众建议,对展厅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兽面乳钉纹铜方鼎、牛尊等重磅文物重新“排兵布阵”,两件铜戈纠正了“站位”,蝉纹青铜大刀、兽面纹龙首提梁卣等文物纷纷“搬家”,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青铜鹰形铃与玉刀互换“住址”,龙形觥和兽面纹龙首提梁卣移至中间展线……每件文物都找到了展示自己魅力的“黄金位置”。

“这一系列调整,让整个展厅的参观动线更加合理,观众看展更丝滑。”首博介绍,展览前言部分不仅增设了“策展人说”板块,还新增了展厅设计说明牌,帮助观众读懂策展团队设计思路。此外,“看·见殷商”展推出了定时免费讲解服务。每周二至周五11时、15时,观众可提前10分钟在展览前言板块处集合,每场不超过50人。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龙门石窟的数字化实践 作者:贾黎威(广西师范大学艺术学院教师) 数字技术让龙门石窟“芳华永驻”。新华社发 龙门石窟是世界...
评论丨秦兵马俑被损公众哗然,应... 孙某哪怕是患有精神疾病,也不是不承担刑事责任的充分理由 5月31日,西安市公安局临潼分局发布警情通...
两千年前古人如何竞渡(文物有话... 浙江宁波博物馆馆藏羽人竞渡纹铜钺—— 两千年前古人如何竞渡(文物有话说) 本报记者 窦瀚洋 《人...
原创 为... 明天就是端午节了。 说起端午,屈原绝对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 只是因为纪念一个人,到后来却成了全...
原创 联...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获取每日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韩国申遗机构今晚注定难眠。...
原创 地...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地府是亡魂最终的归宿之地,那里有着森严的秩序与独特的审判体系。而在这体系中,地...
原创 非... 炒米饼古称“干粮”,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的粵西(古称高凉郡),可谓历史悠久。 01 诞生发展 炒...
太平天国内部最致命的分裂:李秀... 后期的政争和地方内耗 天京事变后,首义诸王或死或走,天父、天兄的神话体系破灭,洪秀全得以乾纲独断。为...
隋文帝杨坚的后宫佳丽 隋文帝杨坚的后宫佳丽 隋文帝杨坚,作为隋朝的开国君主,其一生不仅以卓越的政治手腕缔造了统一南北的新王...
他燃香夜读,同学以为在求菩萨保... 朱洗(1900年—1962年),浙江省临海县(今台州临海市)人,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他毕生主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