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刘备为何选择提醒曹操杀掉吕布?其原因其实并不复杂。
刘备、曹操和吕布都是那个动荡年代中赫赫有名的人物,而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刘备为何不亲自解决吕布这个威胁,而选择把这个任务交给曹操呢?这并不仅仅是一种复仇的行为。
曹操曾与刘备在一次饮酒的场合中畅谈英雄理想,两人之间是一种惺惺相惜的情感。但世间难免虎视眈眈,终究两位英雄注定要成为敌手。另一方面,刘备与吕布之间的关系同样充满了恩怨交织。吕布曾在战败后投奔刘备,但不久后却被袁术诱使,趁机袭击了下邳,并掳走了刘备的家人。刘备在与吕布的冲突中落败,最终不得不向吕布投降,被派去驻守小沛。在小沛的时间里,刘备积极筹集力量,而吕布见状,便忍不住亲自出征攻打刘备,结果导致刘备再次惨败,被迫依附于曹操。
虽然刘备与吕布之间存在仇恨,但他是个心明眼亮的人,亦能分清恩怨。吕布曾在关键时刻给予过刘备帮助。随着局势的发展,曹操出兵攻打吕布,经过三个月的围攻后,吕布最终投降,并被绑到曹操面前接受审问。
在与曹操的对峙中,吕布对曹操说:“曹公如果能得到我,我就能带领骑兵,您则指挥步兵,这样我们就能共图大业。” 曹操听了这番话,确实动心不已。然而,刘备此时插话提醒曹操:“明公您是否留意过吕布是如何侍奉丁原和董卓的?”这一句犹如利剑,瞬间瓦解了吕布的说辞,吕布愤怒地反击道:“大耳儿刘备最不能相信。”
历来众人皆认为刘备仁厚,就是个待人宽厚的好人,然而却鲜有人知,刘备实则也有着狡诈的一面。他先后依附过公孙瓒、陶谦、袁绍和吕布等人,表面上看似投靠,但实际上早已暗中盘算着自己的退路。
刘备提醒曹操的目的,恰恰是实现一举两得的策略。首先,这样的做法为他日后离开曹营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借口,刘备可以借此声称:“曹操杀英雄,并非善人。”倘若没有这样一个借口,刘备离开时就会显得尴尬,因为曹操对他实是情义相待。其次,刘备通过曹操的手除去一个有力的竞争对手,可以缓解他自己争夺天下的压力。以他对吕布的了解,刘备明白自己无法与吕布在战场上抗衡。因此,既然吕布已被束缚在眼前,根本不能浪费如此难得的机会,更何况是曹操出面来执行这个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