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被刘备封为前将军。同年,关羽围攻曹操手下的征南将军曹仁,进攻樊城。当时,汉水泛滥,左将军于禁所督的七支军队几乎全部被水淹没,关羽还斩杀了曹军将领庞德,威震华夏,声势赫赫,自许都(今河南许昌)一带频频派兵远征,震动了整个江山。然而,曹操派遣平寇将军徐晃前来增援,东吴则趁机袭击江陵。最终,关羽败走至麦城(今湖北当阳东南),并与儿子关平一同被吴军俘虏。
关羽的失败是多方面原因的综合结果,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他缺乏一位杰出的谋士辅佐。因为当刘备征战益州时,最初本打算将诸葛亮留下,协助关羽治理荆州。然而,诸葛亮前往益州后,刘备便未再派遣其他谋士支援荆州,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庞统的阵亡
公元211年,刘备应刘璋的邀请带领庞统、黄忠、魏延等人进入益州。彼时,荆州已拥有关羽、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一众将才,堪称人才济济。然而,在益州之战爆发后,刘备遭遇了刘璋的激烈反击,迫使他调动了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前往益州。
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攻打雒城(今德阳广汉一带)时,庞统不幸阵亡,年仅36岁。庞统的死令刘备痛惜不已,每次提到庞统,都会涕泪横流。如果庞统未曾阵亡,在益州平定之后,刘备很可能会将诸葛亮调回荆州,继续协助关羽治理该地。
二、战事不断
自刘备入益州以来,战事从未停歇。公元214年,刘璋放弃抵抗,刘备成功获得益州。但曹操随即在公元215年亲自出征汉中,迫使张鲁放弃抵抗。而就在这一年,孙权为了争夺荆州,与刘备之间的紧张局势加剧。刘备被迫与孙权划定湘水分界,关羽管辖的荆州五郡也被分出两个郡给孙权。
与此同时,曹操离开汉中后,将夏侯渊与张郃派驻汉中,二人屡次对益州发动袭扰,并迫使益州北部的百姓迁移。于是,公元217年,刘备开始发动汉中之战,历时两年多,直至公元219年曹操主动撤退,刘备成功夺取汉中。紧接着,他又派遣孟达与刘封攻占上庸郡。
笔者认为,正是连年战事的消耗,导致刘备未能合理安排荆州的局势。不仅没有派遣谋士和人才支援荆州,反而将关羽麾下的杨仪、马良等人留在益州。比如,在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进蜀时,马良便是留守荆州辅助关羽。然而,到了公元214年,刘备将马良征召至益州,担任左将军掾职务。
三、关羽性格高傲
另一个导致关羽缺乏谋士辅佐的原因,是关羽本身性格高傲,对一般的谋士不屑一顾,往往难以共事。正如《三国志》陈寿所言:“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关羽在镇守荆州时,麾下虽有一位才干出众的文臣——潘濬。
潘濬,字承明,武陵郡汉寿县(今湖南汉寿)人,是蒋琬的表弟。他聪明机智,博学多才,拜大儒宋忠为师,并深得王粲的赏识。年仅三十便被任命为江夏从事。刘备入益州后,便将潘濬留下荆州处理事务。然而,关羽一贯看不起士大夫阶层,二人最终未能和谐共事。潘濬在关羽死后被东吴重用,成为吴朝的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