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叶利钦为何非要搞垮苏联,当苏联总统不好吗?久加诺夫道出原因
创始人
2025-09-09 11:03:43
0

1991年12月25日,苏联正式宣告解体,成为全球历史上的一大转折点。此事件不仅宣告了冷战的终结,更意味着世界政治版图的重大变化。苏联的解体远不止是一个国家的政治更迭,它深刻反映了全球力量结构的剧烈重塑。

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一种普遍的看法认为,苏联的最后一任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未能有效履行其领导职责,并在改革过程中过度放权,这为苏联的崩溃埋下了伏笔。另一个主流观点则认为,俄罗斯的首任总统叶利钦的权力篡夺才是解体的直接催化剂。然而,近年来的研究指出,戈尔巴乔夫的权力下放与叶利钦的政治斗争共同作用,才最终导致了苏联的分裂。

但问题来了,叶利钦真的是苏联解体的主要责任人吗?我们来看看叶利钦的成长背景。他于1931年2月在苏联的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达里茨基区的布特卡村出生。根据东正教的传统,他在出生不久后便被父母带到当地教堂进行洗礼。不幸的是,负责主持洗礼的牧师因醉酒而犯下失误,竟然忘记让婴儿从圣水中取出,幸好父母及时发现,避免了可能的灾难。

叶利钦的家庭背景相当复杂,虽然他出生在一个富农家庭,但在他三岁时,父亲因富农身份遭到逮捕,并被迫劳改三年。这一沉重打击给家庭带来了巨大压力,也在叶利钦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印记。不过,这些困境并没有让他低头,反而激发了他坚韧的性格和奋斗的动力。他通过刻苦学习,最终考入乌拉尔工学院,专攻建筑工程。期间,他不仅展示了出色的学术能力,还展现了非凡的组织和领导潜力,为他日后步入政界打下了坚实基础。

毕业后,叶利钦被分配到一家国营工厂担任技术工人,凭借着极强的学习能力和优秀的工作表现,他迅速在工厂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其中最为熟练的工人之一。因为成绩突出,他很快晋升为工厂的领导。1961年,叶利钦被苏联共产党接纳为成员,尽管他来自“问题家庭”,但凭借卓越的能力和不断努力,他最终赢得了组织的认可,标志着其政治生涯的起步。

不久后,叶利钦被任命为维尔德洛夫斯克市建筑部门负责人。由于他曾在基层工作,他总是能够用普通百姓能理解的语言来解释复杂的政府政策,这使他赢得了广泛的民众支持。1981年,叶利钦当选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成员,这一晋升使得他在政治舞台上更加引人注目。

在勃列日涅夫的领导下,苏联政坛腐败严重,经过安德罗波夫短暂而强硬的领导后,局势变得更加动荡。为了避免权力真空,苏联高层决定选择一位更加年轻且具有改革精神的领导人——54岁的戈尔巴乔夫。这位新领导人与叶利钦有许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来自农民家庭,且年龄相差不到一个月。

初时,二人有着相似的政治理想,都希望通过改革来改变现状。戈尔巴乔夫对叶利钦的能力充满欣赏,而叶利钦也认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理念。1985年,叶利钦的晋升速度堪称惊人,从建筑部长跃升为中央书记,并最终成为莫斯科市委第一书记。外界普遍猜测,戈尔巴乔夫可能在默默培养叶利钦作为未来的接班人,而叶利钦则积极为自己积累政治资本,渴望在苏联政坛中占据一席之地。

然而,到了1987年,叶利钦公开批评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步伐过于缓慢,认为改革未能给民众带来实际的改善。这一大胆的言论打破了苏联政坛的沉默,也导致了戈尔巴乔夫的强烈回应,撤销了叶利钦的职务。四个月后,叶利钦完全失去了权力,曾经被视为政治新星的他似乎就此陨落。

然而,民众眼中的叶利钦形象反而因这次遭遇变得更加鲜明。他成为了敢于直言、不惧权贵的象征。在当时,物资短缺、物价飞涨的背景下,叶利钦的平民化形象引起了民众的共鸣。1989年,苏联举行了相对民主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叶利钦通过莫斯科选区的选举成功复出,再次成为民众心中的政治明星。

在这一阶段,叶利钦的政治风格发生了变化,他不再单纯地批评现状,而是提出了具体的改革方案,呼吁加速政治民主化,支持多党制,并提出市场经济的改革设想。尽管这些提议在当时被认为具有激进性,但它们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找到了强烈的共鸣。

戈尔巴乔夫逐渐意识到,自己将叶利钦排除在权力中心并没有削弱他的影响力,反而使叶利钦获得了更多的支持。但为时已晚,叶利钦已经成为无法忽视的政治力量。

当叶利钦最终掌握了实权后,他推行了一系列西方化改革。他认为,苏联的计划经济已陷入僵局,唯有转向市场经济才能拯救这个濒临衰退的超级大国。他推动私有化,放松对国有企业的管制,并允许私人企业参与竞争。

然而,这一系列改革遇到了巨大的阻力。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苏联的企业根本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规则,生产效率急剧下降。叶利钦还积极寻求西方国家的援助,希望借助外资和技术推动经济现代化。然而,这些举措在国内引发了强烈反感,尤其是保守派认为这种做法背离了传统的苏联价值观。

1990年,叶利钦提出了更为激进的改革方案,包括全面市场化和私有化国有资产等。这些方案在苏联官员中遭到强烈反对,认为这将引发社会动荡,威胁到政治稳定。此时,叶利钦决定脱离苏联共产党,推动俄罗斯脱离苏联。

这一决定似乎是政治自杀,但实际上,叶利钦的这一决定表明了他与旧体制彻底断绝关系的决心。尽管他因此失去了党内的支持,但却赢得了改革派的支持。最终,叶利钦推动了俄罗斯独立,加速了苏联解体的进程。

1991年8月,苏联保守派发动了“八一九事件”,试图扼杀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然而,叶利钦站出来反对政变,并登上坦克号召民众反抗,这一举动使他成为了俄罗斯的英雄人物,并成为苏联解体进程中的关键转折点。

尽管政变最终失败,但这一事件削弱了苏联中央政府的权威,加速了苏联的解体。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通过电视宣布苏联解体,苏联的国旗在克里姆林宫缓缓降下,俄罗斯联邦的三色旗随之升起,标志着74年的苏维埃政权正式落幕。

苏联解体后,叶利钦成为俄罗斯的首任总统。尽管他的改革初衷是为俄罗斯开辟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但激进的改革带来了灾难性的后果。“休克疗法”迅速推动市场经济改革,导致经济恶化,通货膨胀飙升,失业率剧增,企业倒闭,民众积蓄迅速消失。

在这一过程中,国家资产迅速私有化,少数寡头迅速积累财富,贫富差距加大,社会矛盾激化,民众对改革的信任逐渐下降。叶利钦依赖西方,尤其是美国,却未能获得预期的支持,反而在俄罗斯脆弱的经济中,西方加大了地缘政治的压力。

车臣战争的失败进一步暴露了叶利钦政府在民族问题上的无力,也严重损害了俄罗斯的国际形象。到了90年代末,叶利钦的支持率急剧下滑,民众对他深感失望,认为他背离了改革的初衷。最终,叶利钦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提前退休,将俄罗斯的未来交给普京。

对于苏联解体的责任,或许久加诺夫的评价已经为其提供了一定的解答:“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高层的腐败,叶利钦试图推翻苏联,是因为他内心的思想斗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霸王茶姬“书香茶韵”主题店正式... 7月2日,霸王茶姬王府井喜悦“书香茶韵”主题店正式开业,这是霸王茶姬自2023年8月进入北京后的重要...
5999元起,最贵17999元... “iPhone 17 Pro的各个机型,是我们Pro系列的新巅峰。这些新款iPhone也意味着iPh...
原创 你...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搜狐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很早很早之前,胡建闽南人,以极强的无...
总理辞职、政府大楼被烧……尼泊...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当地时间9月8日,尼泊尔加德满都、博克拉、贾纳克普尔等多地爆发大规模示威游行...
今夜!美联储,降息大消息 【导读】今夜,大事不断 中国基金报记者 泰勒 大家好,今晚继续关注海外市场的消息。 美股震荡 9月9...
原创 此... 众所周知,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蜀汉名将魏延的形象一直备受争议,甚至被描绘成一个不被信任的反派角...
白宫发言人:特朗普对以色列打击...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 白宫新闻秘书卡罗琳·莱维特在记者会上宣读声明说:“总统视卡塔尔为美国的有力盟友...
原创 隋... 隋文帝杨坚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不仅成功地统一了南北朝,结束了汉末以来长达几百年的分裂局面,同...
原创 三... 在回顾历史的过程中,特别是东汉末年那些英雄豪杰的传奇事迹时,《三国演义》无疑生动地描绘了许多栩栩如生...
原创 朱... 朱元璋出身贫寒,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坚韧不拔的精神,突破了封建社会的层层束缚,最终逆袭成为了大明的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