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明代的城防与边防》展亮相云冈石窟博物馆
创始人
2025-09-09 07:33:50
0

山西晚报·山河+讯(记者 郭斌 孙轶琼)5月23日,《万年:明代的城防与边防》展在大同云冈石窟博物馆开展。本次展览聚焦明代都城南京、大同府城、云冈堡城,通过一件件文物展品,串联起明王朝的城防与边防,展现明代城市与长城防御体系的营建思想与营造成就,也讲述了筑城者的匠心、戍边者的坚守与王朝统治者的治世理想。

明代城防与边防体系,是中华文明在军事防御、城市规划与边疆治理的智慧结晶。从巍峨的京师南京到雄踞北疆的大同重镇,从砖石建构的旷世之都到星罗棋布的卫所城堡,明王朝以“高筑墙、广积粮”为策略,构建起一套层级分明、功能互补的防御网络。都城及府、州、县城,与长城边镇相互呼应,陆防、江防与海防彼此联动,既为大一统王朝的长治久安奠定基础,也推动了经济交流与文化融合。

该展览策展代表张依萌表示,南京是明朝前期的都城,大同是明长城九边重镇之一,大同长城是中国长城资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同长城的建造和防御体系这种决策都是在南京做出的。将南京和大同放在一起展览,横向上可以看出明代南北方城防、都城与边防体系的异同,纵向上可以对明王朝从都城到府城、从中央到地方的决策与执行的高度一致性运行有一个感性认识。策展团队努力通过专题故事的方式呈现明代城防与边防体系的宏大叙事。

据了解,南京四重城垣的营建,体现了“因地制宜、攻守兼备”的筑城思想;砖石技术的革新与长江中下游近200个基层单位的供砖体系建立,彰显了明代国家工程管理的卓越能力。大同镇“九边之首”的战略地位,印证了长城防御体系“纵深联动、军民一体”的设计精髓;空心敌台的推广与火器的改良,记录了冷热兵器交替时代军事技术的突破。云冈堡的修筑,不仅是边防要塞的缩影,更揭示了明代军事工程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的深刻互动——屯田驻守、商旅往来、文化交融,让坚固的城墙成为边疆生活的枢纽。时至今日,明代的城防与边防体系仍颇具启示。其因地制宜的规划思想,为现代城市空间设计提供借鉴;军民协同的管理模式,启发边疆治理中“安全与发展”的平衡之道;长城作为文明纽带的意义,在全球化时代更彰显出超越疆域的文化价值。

山西省灵岩云冈石窟保护基金会理事长赵昆雨介绍,在云冈石窟漫长的发展历史进程中,明代有其浓重的一道底色。云冈石窟在北魏之初原称武州山石窟寺、灵岩寺石窟,隋唐时期称恒安、北台石窟,辽金时期称西京大石窟寺。据《雍正朔平府志》记载,明代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云冈”一词以军堡名首次面世,由此,“云冈石窟”之名才开始盛传。本次展览,可以让观者可回望武州山巅往逝的明代流云,触摸历史烽烟中沉淀的军事智慧与家国记忆。

此次展览由大同市文物局、云冈研究院、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主办,南京城墙博物馆、云冈石窟博物馆、大同城墙遗址陈列馆、山西省灵岩云冈石窟保护基金会、大同云冈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提供支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李... 有评论认为,施耐庵通过李师师的引入梁山招安的情节,实际上是在对北宋朝廷进行一种深刻的讽刺。为何如此说...
原创 诸... 在三国历史中,最为著名的政治谋略之一莫过于诸葛亮的《隆中对》。当时,刘备屡战屡败,听闻诸葛亮是个有真...
原创 慈... 清朝同治七年(1868年),在慈禧太后悠闲地躺在床榻上享受音乐的时候,突然,12岁的同治皇帝气急败坏...
喀什美食漫游:从大盘鸡到百年茶... 重点大盘鸡,嘶哈斯哈 炒米粉 百年老茶馆 手抓饭 纳仁面 美味 糕点 迷你烤包子
原创 三... 阅读过《三国》的人都了解,曹操因赤壁之战的惨败,未能实现统治天下的梦想。那么,曹操在赤壁之战中为何显...
原创 三... 在汉末三国时期,颍川郡和南阳郡都位于中原的腹地,人口众多,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这使得这两个地方不仅成为...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这部史诗巨著中,有着许多赫赫有名的超级武将,其中张飞、许褚、马超三位武将的较量尤为精彩...
原创 秦... 如今,中国制造已经走向全球,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专家们面对古代文物时,...
原创 田... 在春秋战国时期,田氏代齐,也称为田陈篡齐,是指陈国田氏家族取代齐国姜姓吕氏,成为齐国统治者的历史事件...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科技考古与文...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5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发布多项“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