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热播的电影《满江红》持续火爆,观影人数不断攀升,引发了网友们对历史人物岳飞和秦桧的热烈讨论。大家普遍知道岳飞死于秦桧的陷害,但鲜有人了解,在陷害岳飞之前,秦桧究竟使用了哪些手段,以及这些阴谋背后又有谁在暗中助力?
话说绍兴十年秋天,岳飞带领大军班师回京,准备觐见高宗时,秦桧收到了一封金兀术的信。信中明确表示岳飞是金兀术的敌人,并要求以岳飞的性命作为宋金议和的交换条件。秦桧读后冷笑了几声,心中暗自思量:除去岳飞这颗眼中钉,我当然乐意,可这可不是一件容易事。更关键的是,高宗的态度至关重要,如果操之过急,反而可能适得其反。此时,秦桧内心已下定决心,岳飞必除,但何时动手,还需要权衡。
回顾宋朝的建立,宋太祖赵匡胤当年通过陈桥兵变上台,建立了宋朝。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得以废除后周皇帝,自己登上皇位。961年秋,赵匡胤与石守信等将领饮酒时,突然感慨道:“没有你们的支持,我无法成就今日;但即使做了皇帝,夜里却也难以安睡。”他接着问:“若有一天,你们的黄袍披到身上,你们愿意做帝王吗?”石守信等人惊恐不已,忙问该如何是好。赵匡胤答道:“不如多买些良田美宅,享受一世安逸,这样君臣和谐,岂不是更好?”次日,石守信等人请辞兵权,赵匡胤赏赐他们很多金银。这一事件也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赵匡胤通过武力发动政变,而后代的赵宋皇朝,为了防范军权过重,一代代延续了警惕将军的家规。高宗自然也深知此事的重要性。在张浚任宰相、统领军权时,他曾尝试削弱刘光世的兵权,最终引发了淮西兵变。后来,赵鼎继任宰相,王庶担任枢密副使,再度尝试通过提拔低级将领来分割大将军的兵权,结果遭到了张俊的强烈反对。
随着秦桧成为唯一的宰相,他以“将军权力过大”为由向高宗建议进行限制。于是,绍兴十一年,宋廷开始着手削弱岳飞和韩世忠等主战将领的权力。秦桧在这段时间内一直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件事。他不敢冒然行动,而是耐心等待一个完美的时机。
在秦桧苦思冥想时,范同提出了一个妙计。范同,秦桧的同乡和旧友,在秦桧主和期间鼎力相助,帮助他出任给事中,协助皇帝处理政务。范同建议秦桧将三位大将升为“枢密使”职位,表面上是升职,实际上却把他们的军事权力彻底削弱。这个提议令秦桧豁然开朗,立刻向高宗请示。高宗同意了这一策略,三大将被召到行在,表面上是论功行赏,实则是在实施这一阴谋。
当韩世忠和张俊按时到达行在时,岳飞因路途较远而迟到,令秦桧和王次翁心生焦虑。终于,岳飞如预期般到达,秦桧没有发现他有任何异样的表现,略感放心。宴会开始时,秦桧举杯敬酒,恭贺三大将的战功,气氛一度和谐。然而,宴会进入高潮时,突然间乐声戛然而止,舞女停住,气氛顿时凝固。秦桧从怀中取出诏书,宣布三位大将的任命。通过这一策略,岳飞等三位大将的军权被巧妙地削弱。
宴会过后,三大将的行动并没有停止,秦桧依然通过密探监视他们。特别是岳飞和韩世忠,他们频频通过一些细微的举动表达对朝廷的不满,令秦桧心生忌惮。而张俊,虽然在表面上与秦桧有着亲密关系,但他内心也对岳飞和韩世忠的军事才能心生嫉妒,图谋独占兵权。
这时,张俊表面上为了显示忠诚,迅速将自己的兵权交出,令众人不解。可岳飞和韩世忠深知其中的玄机,这正是张俊与秦桧合谋的一部分。张俊这种看似无心的举动,实则得到了高宗的奖赏,高宗称赞他有如唐朝名将郭子仪一般的忠诚。
随着岳飞和韩世忠的兵权被逐渐削弱,三大将的地位逐渐被削弱,秦桧的阴谋也正一步步逼近。在这一过程中,尽管岳飞并不渴求权力,他依然被卷入了朝廷的权力斗争中。最终,岳飞在秦桧的设计下,以莫须有的罪名被关押,并最终遭到处决,年仅3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