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时期,中国的国土面积大约为1300万平方公里,疆域广阔,西至葱岭,西北延伸至巴尔喀什湖,北界与西伯利亚接壤,东北边界则抵达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濒太平洋,东南则包括了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如钓鱼岛、赤尾屿等。南界覆盖南海诸岛。这一时期,基本确定了现代中国的地理边界。有人可能会好奇,为什么清朝时期的中国面积达到1300万平方公里,而今天的中国只有不到1000万平方公里?原因可以追溯到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那个时代的中国不断丧失领土,许多曾经属于中国的土地被周围的国家吞并。虽然部分领土在我们国家逐渐恢复强大后得以收复,但许多领土至今依旧没有归还,甚至有些地方的原本中文名称也被改变和遗忘了。
许多人认为俄罗斯与中国是友好的邻国,但历史上,俄罗斯对中国领土的占领与掠夺却十分严重,尤其是在清朝时期,俄罗斯的前身俄国对中国领土的侵占长达200多年,令人震惊的总面积达到588万平方公里。最初的侵占始于1689年,俄罗斯发动了对清朝的进攻。为了避免战争和血腥冲突,康熙皇帝与俄国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此举导致了尼布楚地区以及贝加尔湖共计43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割让给了俄国。
然而,俄国显然并未因此满足,一直对中国领土虎视眈眈,并有吞并之心。1790年,俄罗斯再次侵占中国土地,库页岛及周围岛屿约10万平方公里被俄罗斯占领。接下来的侵占则发生在鸦片战争的背景下,1840年,俄罗斯趁机侵占了清朝的藩属国哈萨克,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接着又吞并了布鲁特约10万平方公里。1858年,俄罗斯通过不平等的《瑷珲条约》,强行占领了外东北地区的约46万平方公里土地。1860年,俄国又强迫清朝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进一步侵占了外东北地区约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从此,俄罗斯的侵占动作持续不断,至1864年,俄国再次吞并了约44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逼迫清朝政府签署了《塔城界约》。1876年,俄国又通过军事手段侵占浩罕国的35万平方公里。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俄罗斯不断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吞并中国的疆域,直到1911年,清朝末年,俄罗斯趁机侵占了约1400平方公里的土地。甚至在苏联时期,俄罗斯在多个国际协议下继续侵占中国的土地。
尽管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们国家努力通过各种途径争取并收复这些丢失的故土,但直到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才逐渐开始采取措施归还部分领土。1990年代初期,俄罗斯面临严重的经济困境,为了改善中俄贸易关系,俄罗斯同意归还滨海边疆区、珲春边境、哈桑边境以及黑瞎子岛等四块领土。尽管如此,许多更大、更重要的领土至今仍未归还,俄罗斯始终不愿承认并归还曾属于中国的这部分土地,甚至为了掩饰自己的侵占行为,常常刻意遮掩这些地区的中文名称。
这些未归还的领土中,最为显著的包括符拉迪沃斯托克、乌苏里斯克、哈巴罗夫斯克等,这些地方的中文名字被俄方刻意改变,隐藏了这些地区曾经属于中国的历史。符拉迪沃斯托克曾被称为海参崴,乌苏里斯克曾是双城子,哈巴罗夫斯克曾为伯力,布拉戈维申斯克原名海兰泡,而萨哈林岛则是我国的库页岛。历史的伤痕依旧无法磨灭。
为了让这些历史不被遗忘,中国国家测绘局从2003年开始实施了《公开地图内容表示若干规定》,要求这些地方在地图上标注其中文名。这项措施已经持续了20年,目的是提醒世人,尤其是俄罗斯和中国人民,这些土地曾是中国的领土。虽然这些标注并不意味着立刻收复这些领土,但它传递了一个重要的信息:中国不会忘记曾经失去的土地。这些标注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警示,提醒我们在发展和繁荣的同时,不忘初心,不忘历史。
或许,在百年之后,后人回望这一历史,他们会有更多、更深刻的理解和反思。但不管怎么说,我们的历史、我们曾经的领土,都值得我们每一个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