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提到“勇猛超过贲育”,那些对三国历史比较熟悉的朋友,估计首先会想到一位厉害的武将。
那就是曹操手下的将领曹仁。
其实,说到三国时候,在史书上有那么个评价,叫“比贲育还勇猛”,这样的猛将总共有3个,而且都在魏国。
今天,咱们就来说说这三位英雄好汉的事儿吧。
【曹仁】
要说宗室里的将领,曹仁算是其中最厉害的一个,啥方面都挺出众。
在八虎骑里面,他排在夏侯惇后面,但论真本事,他绝对不比夏侯惇差。
年轻的曹仁,虽然骑马射箭样样精通,可平时不太注意自己的形象。经过社会的历练后,他慢慢变成了遵纪守法的大将军。
大家都觉得守江陵和樊城非曹仁莫属,认定他就是那个守城的将领。
其实,曹仁在早期是曹营里冲在最前面打仗的猛将,比乐进还要厉害呢。
曹营里的猛将越来越多后,曹仁也慢慢变成了指挥官。
曹仁被比作贲育这样的勇士,这是傅玄给出的评价。
曹大司马的勇猛,连孟贲、夏育都比不上。要说勇猛,张辽排在他后面。
换种说法就是,用简单的话来讲,孟贲、夏育和张辽都没曹仁勇猛。
曹仁之所以获得这么高的评价,主要是因为在守卫江陵城那会儿,他带着一小队骑兵,跟周瑜的数千先锋队拼死战斗,最后成功救出了牛金的三百人!
那样的表现,简直就像张辽亲自到场,也得夸一句真是个硬汉!
【程昱】
程昱其实就是曹魏集团里的一个出谋划策的人。
不过,他当的官大多数都是跟打仗有关的武职,就连曹操在早期和中期也是把他当作武将来看待。
曹操带兵去打徐州时,程昱和荀彧在家守老巢。在保护剩下的三个城里,程昱的作用可大了,没人能替代他。
曹操碰到难关时,有过把儿子送去当人质,向袁绍低头的念头,但程昱坚决反对,才没这么做。
在官渡之战还没开始的时候,程昱的主要活儿就是看好鄄城这个地方。不过呢,因为前线打仗需要人手,所以他手里头只剩下700个士兵来防守了。
那时候,袁绍让人在黎阳调动军队,准备往南过河,看起来像是要打鄄城的主意。
曹操急了,打算派两千兵马去帮忙。
不过程昱劝他说,先别急,没必要。袁绍仗着自己人多势众,觉得无人能敌。他清楚我们兵力不足,不会贸然攻打。可万一他得知我们有援兵,肯定会派一队精兵来,到那时候,对我们可都不利。
请主公信我一回!别派援军来啦!
后来事情真的像程昱预料的那样,曹操听到这事后,对贾诩感叹道:程昱的勇气和胆量,简直比孟贲和夏育还要厉害呢!
这是曹操给出的评价,分量还是挺重的。
【袁涣】
袁涣出身挺不错,他老爹袁滂是个大官,做到了司徒的位置。
刘备在当豫州牧那会儿,曾经推荐袁涣做了个秀才,可以说对袁涣有提携的大恩。
之后,袁涣在袁术手下委屈了一阵子,有次被吕布给抓住了。
那时候,吕布和刘备不再是盟友了,他打算叫袁涣写封信去狠狠地骂刘备一顿,让他丢脸。
袁涣就是不肯写。吕布把刀剑架到他脖子上吓唬他,说不写信就要他的命。
袁涣一点也没害怕,反倒笑着跟吕布讲道理、说感情,把吕布说得最后自己都不好意思了,只能作罢。
吕布被打败死掉后,袁涣就跟着投了曹操,后来成了一个很有政绩的名人。
他心里装着大伙儿,认为应该用好品德和善心去触动并改变别人。
曹丕当上皇帝以后,从袁敏那里听到袁涣以前不肯向吕布低头的事情,觉得很好奇,就追问袁敏袁涣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袁敏答道:“主公,别看袁涣平时挺温和、挺低调的,可一旦碰到大事、遇到难关,就连古代那些猛将孟贲、夏育,论起勇气和胆量来,也都不及袁涣呢!”
(这篇文章的资料主要是来自《三国志》)
你觉得,说曹仁、程昱和袁涣他们“比孟贲、夏育还勇猛”,这话靠不靠谱呢?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好好聊天,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