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5月21日,在第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法律论坛的新闻发布会上,俄罗斯总统顾问安东・科比亚科夫语出惊人,他郑重宣称:“苏联在法律意义上继续存在”。
质疑1991年最高苏维埃决议的合法性,并暗示俄乌冲突实为“苏联内部事务”,引发国际舆论哗然,更令中国网友直呼“为苏联哀悼三十余载竟成笑谈”。
普京政府此举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如此高调强调苏联的“存在”,难道当真会重建红色帝国?
苏联“依然存在”?
科比亚科夫给出的理由也是够硬核的,他认为苏联解体的过程没有符合正常的法律程序,甚至从法律角度来看,苏联依旧合法存在。
他还进一步解释,苏联是由苏维埃代表大会在1922年批准成立的,所以按照他的说法,苏联的解体应该也得通过苏维埃代表大会来决定。
可是,他认为《别洛韦日协议》的签署并不符合这个程序——毕竟协议是由当时的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最高苏维埃批准的,而这些人根本没有这个权力,按科比亚科夫的意思,那个协议的法律效力根本不成立。
科比亚科夫表示,苏联从法律角度来看仍然存在
说到这里,科比亚科夫又做了一个更劲爆的总结——如果苏联没有解体,那么现如今的乌克兰危机应该算是“莫斯科的内政事务”,毕竟,这一切都是“内部过程”,他指出,想要更好地理解现在的局势,我们必须先回过头来重新审视苏联解体的法律问题。
听到这些话,真是让人感觉这个顾问是不是“脑袋不太清楚”了,毕竟,苏联解体已经过去了将近三十年,历史的潮流早已不可逆转。
然而,科比亚科夫似乎并不这么看,他的言论不仅仅是对于历史的复盘,更是在尝试为现在的俄罗斯政策辩护,尤其是在面对乌克兰危机时,似乎在暗示,这场纷争并不算是一个外部冲突,而是俄罗斯自己的事,理应由莫斯科来处理。
从他的表态来看,普京政府显然对于苏联解体并不完全认同,甚至对于解体后的俄罗斯如何定位似乎有着深刻的困惑,毕竟,如果他所说的“苏联依然合法存在”得到了某种程度的认可,那意味着俄罗斯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就可能变得更加复杂。
普京观点
科比亚科夫提出的观点说苏联解体应该由“苏维埃代表大会”来决定,这话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实际上却是在搞文字游戏,甚至可以说是在无理取闹。
要知道,“苏维埃代表大会”早在1938年就已经被“苏联最高苏维埃”给取代了,这是一个非常清楚的历史事实,如果真想追溯那个年代的制度变迁,必须承认这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科比亚科夫却无视历史发展,简直就是挑错对象、乱找茬。
更何况,苏联解体的决定实际上是由“苏联最高苏维埃”这个机构做出的,从法律程序和机构职权上来看,根本没有什么法律问题可以讨论。
再仔细想想,如果科比亚科夫的说法成立,那岂不是说,苏联解体的每一个步骤,都要从那些已经废弃的、历史上早已不存在的制度上找寻“合法性”吗?这显然是一种完全没有根据的逻辑。
用不存在的东西来为已经发生的历史现象背书,不仅违背了历史的客观性,也无法站得住脚。而普京的的态度是既不能,也不愿意恢复苏联,这一点从他的言行中能清楚看到,普京经常批评列宁,甚至说列宁“人为地创造了乌克兰”,他说的这番话很能反映出普京对苏联早期政策的强烈不满,尤其是在对乌克兰问题上的态度。
普京还指责列宁的建国原则“不仅错误,而且比错误更糟糕”,这话说得可真不客气,这些言论其实已经传递出了普京对苏联建国初期体制的根本看法——他并不赞同当时的一些做法,尤其是对苏联构架和一些政策的批评,说明普京对重建一个类似苏联的国家并不感兴趣。
回来,普京和他身边的人确实对苏联的某些方面有所利用,比如,他们会借用卫国战争的历史记忆,这对于俄罗斯来说可是无价的宝藏,每年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俄罗斯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展示他们的军事实力,激发全国民众的爱国情怀。
这不仅是为了庆祝胜利,更是为了加强国家的凝聚力,培养民族自豪感,而且在国际舞台上,俄罗斯也常常以“反法西斯”的身份来塑造自己,强调自己在二战中的“反法西斯”贡献,这无疑提升了俄罗斯在全球事务中的话语权。
至于苏联解体带来的法律争议,俄罗斯也巧妙地运用到外交政策中,比如在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时,俄罗斯会根据自己的利益,偶尔提到苏联解体时的法律问题,用这种方式来为自己的行动寻找更多的合理依据。
俄罗斯背后意图
虽然不少人以为俄罗斯在试图恢复曾经的“苏联帝国”,但实际上,俄罗斯这次拿苏联解体说事,更多的是为自己的行为寻找更多的“合法性”依据,特别是在乌克兰问题上,这场争论的核心,是俄罗斯试图将俄乌冲突定义为一场“内部事务”,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国际冲突。
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苏联解体的法律争议其实为俄罗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口,当俄罗斯把这场冲突看作是“内部事务”时,它就能避免西方国家那种“侵略”的指责,减少制裁和压力。
西方国家总喜欢拿“侵略”这个帽子扣在俄罗斯头上,然后就各种制裁、施压,搞得俄罗斯很难受,而一旦俄罗斯把问题定义为“内部事务”,那么就能在国际社会中为自己的行动寻找更多合理的解释。
这样一来,俄罗斯的行动就不再那么容易被外界定性为“侵略行为”,也能让西方国家很难再借此对其实施更多的制裁,那么,俄罗斯到底想恢复的“苏联”是什么样的呢?
俄罗斯看中的并非是苏联的全部,而是其中某些特定部分,俄罗斯对卫国战争的历史记忆特别看重,这场战争是俄罗斯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俄罗斯民族精神的根基。
每年5月9日,俄罗斯都会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纪念活动,展示军事实力的同时也提醒世界,这片土地曾经经历过怎样的血与火,通过强调卫国战争的历史,俄罗斯能够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面对外部压力时,俄罗斯通过让国内民众更加团结一致。
俄罗斯非常重视“反法西斯”的话语权,二战时,俄罗斯作为反法西斯阵营的主要力量之一,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话语权,如今,俄罗斯利用这个“反法西斯”的话语权,在各种国际事务中塑造自己的正义形象。
通过强调自己在反法西斯斗争中的领导地位,俄罗斯不仅能够在国际会议上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能在外交上获得更多支持,甚至能在一些国际组织中占据有利位置。
除此之外,俄罗斯还将苏联解体时的法律问题拿来作为外交政策的工具,在与周边国家的关系中,俄罗斯时常提及这些问题,以此为借口维持自己的影响力。
观察者网:俄总统顾问称:苏联在法律上仍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