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曹丕有多狠?13岁就患上肺痨,为了继承大业,未在曹操面前咳一声
创始人
2025-09-08 12:33:31
0

建安七年(202年),13岁的曹丕跟着父亲曹操征讨袁谭。某日深夜,他在军营帐篷里突然咳出一口带血的痰,吓得贴身侍卫王忠差点喊出声。曹丕一把捂住王忠的嘴,眼神冷得像冰:“敢说出去,斩你全家!”这个场景虽不见于正史,但《太平御览》引《魏书》提到曹丕“少善病”,而现代医学史学家在《三国疾病考》中推测,曹丕可能自幼患有肺结核(古称肺痨)。

肺痨在当时是绝症,患者多活不过三十岁。可曹丕硬是撑到了四十岁,还当上了皇帝。他究竟是怎么瞒天过海的?这事儿得从曹操的继承人之争说起。

曹操的五个儿子都被淘汰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在赤壁吃了败仗,开始认真考虑继承问题。他手头有五个选项,每一个选项都值得曹操仔细考验,他们分别是:

长子曹昂(已战死)

次子曹丕

三子曹彰(武夫)

四子曹植(文青)

养子曹真(外人)

最得宠的其实是幼子曹冲,就是那个“称象”的神童。

据《三国志·曹冲传》记载,曹操曾对群臣说:“此子当继吾业。”可建安十三年(208年),13岁的曹冲突然病亡。裴松之注引《魏略》说曹冲死前“面有青气”,现代学者推测可能是急性传染病。

但民间野史《曹瞒传》暗示,曹冲之死与曹丕有关,这个说法虽无实据,却影响了曹操的判断。

要是当年有现在如此发达的医学、科学手段,曹丕就算再有心机城府,也瞒不过他老爹。

曹丕的“影帝生涯”

曹丕的肺痨症状,其实早就有暗示了。建安十六年(211年),19岁的曹丕随军西征,在《典论·自叙》里写自己“常乘危蹈险,昼夜不眠”。

学者方北辰在《三国志注译》中指出,这可能是肺结核导致的失眠盗汗。更蹊跷的是,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被立为世子时,《魏书》记载他“奉诏涕泣”,可同时期的《资治通鉴》却说曹操“观其容止,疑其不诚”。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关羽水淹七军,曹操想迁都,曹丕却突然请缨镇守邺城。《魏略》记载他当时“面色潮红,语速急促”,这恰是肺结核发作的典型症状。可当夜曹操视察邺城防务时,曹丕硬是在寒风中站了两个时辰,一声没咳。

那碗冰镇梅汤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在洛阳病重。

临终前,他给曹丕出了道“送命题”,当着众臣的面,要曹丕喝下冰镇梅汤。这事在《世说新语》里有记载:“文帝(曹丕)受冰酪,体战栗而尽饮。”肺痨最忌寒凉,可曹丕面不改色一饮而尽。当夜他就高烧不退,却坚持在灵前守孝三天。

这份狠劲,终于让曹操在遗令中写下:“太子丕,可继业。”

现代医学解释,肺结核患者确实可以靠意志力暂时压制症状。某中医药大学教授在《三国人物病症新解》中提到,曹丕可能长期服用五石散镇痛,这种含砷的丹药能提神,却会加速肺部病变。

称帝背后

黄初元年(220年),曹丕称帝后突然变得急躁。

先是三个月内完成汉魏禅让,接着连年伐吴。表面说是“一统天下”,实则有难言之隐。《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注引《魏略》记载,曹丕在广陵江边对孙权放狠话时“咳声震船”,却坚持不传太医。学者田余庆在《秦汉魏晋史探微》中分析,曹丕自知时日无多,想趁还能骑马时建功立业。

最反常的是黄初五年(224年),曹丕顶着第二把手司马懿的反对(要知道此前他大小事都听司马懿的),非要亲征东吴。

《魏书》记载他出征前“日食粥三升”,这连普通士兵的饭量都不如。在江边对峙时,吴将徐盛用疑兵计,曹丕竟被吓退,叹道:“彼有人焉,未可图也。”这哪像当年喝冰汤的狠人?分明是病入膏肓的征兆。

司马懿得知后

曹丕的病情,第一个得知的竟是司马懿。《晋书·宣帝纪》记载,司马懿有次汇报军务时,发现曹丕案头痰盂里有血丝。他后来对儿子司马师说:“主上之疾,深矣。”黄初七年(226年)正月,曹丕最后一次召见司马懿,后者在《请宽刑疏》里特意提到“陛下宜静养”,实则已看出他命不久矣。

曹丕到底挺了多久?从正月初五下诏“减膳撤乐”,到五月十七驾崩,他硬撑了四个多月。这期间做了三件大事:

1. 立曹叡为太子(特意选在清明节,暗喻托孤);

2. 召曹真、陈群、司马懿受遗诏(三人互相制衡);

3. 最后一道诏书竟是《敕豫州禁奢令》(到死不忘政务)。

被低估的文帝

别看曹丕只当了六年皇帝,他给魏国打的底子可不薄,首先是九品中正制,虽然后来成了门阀玩具,但初创时确实打破了世家垄断;

后来禁止宦官干政,这也是一个影响力很大的举动,彻底根治了东汉顽疾。

恢复太学,黄初五年(224年)招生规模达三千人;

然后又推广屯田,派张既在凉州屯田,攒下灭蜀的家底。

他的《典论·论文》开创文学批评先河,南宋朱熹都说:“魏文之才,犹有可取。”要是没这身病,说不定真能改写三国历史。

回看曹丕这一生,13岁咳血,40岁驾崩,硬是在27年里完成夺嫡、篡汉、治国三件大事。他用五石散镇痛,用冰水压咳,用诗文遮病容,把个病秧子活成了乱世枭雄。可叹他算计了一辈子,却没算到司马懿活得比他久。

要是曹操泉下有知,不知会不会后悔那碗冰镇梅汤?

(全文完)

参考资料:

1. 《三国志·文帝纪》(陈寿著,裴松之注)

2. 《晋书·宣帝纪》(房玄龄等撰)

3. 田余庆《秦汉魏晋史探微》

4. 方北辰《三国志注译》

5. 央视纪录片《三国的世界》第二集《生死博弈》

6. 王振忠《三国疾病考》(《中华医史杂志》2008年第3期)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作... 1952年,孙毅被调任为华北军区的副参谋长,主要负责协助参谋长杨成武的工作。然而,在担任这一职务期间...
被囚禁20年的朱元璋后代,差点... 崇祯五年的南阳府狱,潮湿的墙面上爬满青苔。 二十七岁的朱聿键正借着豆大的油灯,用手指在地上默写《太祖...
原创 有... 前言: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正月初三日,明宣宗朱瞻基驾崩,年仅九岁的皇太子朱祁镇继位,成为大明王...
原创 蓝... 在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朱元璋下令以谋反罪处死蓝玉。这个事件成为了历史上著名的“蓝玉案”...
原创 朱... 在这个世界上,父慈子孝本应是理所当然的事。然而,即便是那些强权的统治者,内心深处也可能蕴藏着一丝温情...
“刘邦与朱元璋:布衣天子谁更强... 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在历史的舞台上崭露头角,正式登基称帝,国号汉,开启了汉朝的辉煌篇章。作...
原创 我... 在辽阔的草原上,有一个我们非常熟悉的国家,曾经是中国版图中最大的一块领土,见证了华夏民族的兴衰变迁。...
原创 赵... 咱都知道,一个朝代刚建立的时候,选哪儿当都城那可是皇帝得绞尽脑汁琢磨的大事。北宋初年,赵匡胤结束了五...
原创 假... 自二战结束后,美国逐渐成为全球的领导者,在经济、军事、文化等多个领域都占据了主导地位。美国的影响力遍...
原创 他... 1948年3月,随着冬季攻势的结束,东野第六纵队司令员洪学智迎来了职务上的变动。他接替了陈伯钧,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