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开国少将抓过朱德,关进特务监狱4年,识破汉奸重回组织
创始人
2025-09-08 12:05:38
0

1955年,我军举行了全军授衔仪式,并在授衔仪式后的第二天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宴席上,众多将星闪耀,而元帅自然成了焦点。正当大家都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元帅时,突然,坐在首座的朱德将军端起酒杯,嘴角带着微笑,缓步朝一个方向走去。朱德的举动立即引发了在场所有人的好奇心,大家纷纷想知道,在这样的正式场合,朱德会有什么举动,为什么他会突然起身离席?

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朱德径直走到一位少将面前,开口说道:“袁营长,好久不见,身体还好吗?”朱德的话音未落,“袁营长”便站了起来,听到朱老总的话,他微微躬身,脸上带着几分羞涩,略带红晕地答道:“感谢老总关心,我身体还算硬朗。”朱德微笑着抓住“袁营长”的胳膊,满脸敬意地举杯敬酒,说:“你已经是老将军了,不必再和我讲这些客套话。”说完,朱德环视四周,大声向众人介绍:“同志们,这位将军是老革命,早在南昌起义时就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且,我曾被这位袁营长五花大绑地扣押过!”

朱德在军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南昌起义时的地位也十分特殊。那么,为什么会被“袁营长”扣押呢?

事实上,这位“袁营长”便是开国少将袁也烈。南昌起义时,袁也烈担任第24师73团3营营长。在起义当天,袁也烈按照叶挺的命令,率领部队进攻南昌东门。由于战况复杂,袁也烈在攻下东门后命令部下加强警戒,禁止无关人员随意出入。没想到,城门被攻下后不久,一位骑马的军官试图通过城门,士兵们立刻拦下了他并上报了袁也烈。袁也烈立即赶到城门,对这名军官进行了仔细的审查,尽管他声称自己是起义的将领,但没有提供确凿证据,袁也烈决定暂时将其扣押。

幸运的是,南昌起义已接近尾声,叶挺派人来检查袁也烈的部队情况,才发现那名被扣押的军官竟然是朱德。事后,袁也烈亲自登门向朱德道歉,而朱德并未因此介意,反而笑着说:“小心驶得万年船,起义大事不能掉以轻心,怪我事先没有考虑到,袁营长完全没有错。”

南昌起义后,袁也烈随部队南征北战,身上也多次负伤。为了恢复健康,组织决定让他前往上海养伤,而袁也烈也明白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因此听从组织安排,前往上海。

那时是1931年,蒋军在上海制造了大量的白色恐怖,许多革命同志在此期间遭到捕杀。袁也烈到达上海后,目睹了种种惨案,决定在养病的同时,积极从事地下工作,减轻上海地下党同志的压力。

某天凌晨,经过一天的劳累,袁也烈正在酣然入梦。突然,外面传来急促的砸门声,这让袁也烈猛然惊醒。袁也烈住在一处偏僻的小屋,平时非常安静,怎么会有人在这么晚的时候敲门?与地下工作同志接头时,通常都要用暗号,绝不会如此贸然敲门。意识到事态不妙,袁也烈立即起身,一边口中念叨着“就来就来”,一边迅速将重要资料扔进火炉烧掉。

然而,门外的人似乎早已察觉到了袁也烈的举动,迅速强行破门而入。袁也烈这才看清,来人是巡捕。巡捕毫不客气地将他绑走,押上了车。事后,袁也烈得知,原来是叛徒出卖了他。

被关押后,特务对袁也烈的住处进行了彻底搜查,但只找到了些许无关紧要的资料。由于袁也烈刚到上海不久,叛徒也并不清楚他在军中的真实身份,因此特务并未能通过常规手段获取任何重要信息,反而只能通过严刑逼供来逼迫袁也烈交出情报。

但袁也烈宁死不屈,无论遭受怎样的酷刑,都始终保持沉默。最终,特务无奈,只能将他单独囚禁了四年。

直到1935年,经过地下组织的不懈努力,袁也烈终于重获自由,并回到了组织。由于他离开部队已有较长时间,组织在与他交谈后,决定让他担任联络员,负责联系石友三部。这个职务表面看似简单,实则凶险,原因在于石友三的背景极其复杂。

石友三曾多次背叛,先是背叛了冯玉祥,投靠蒋中正,又背叛了蒋中正,投靠张学良,最终也背叛了张学良。石友三的背叛行为被当时的社会广泛知晓,因此,我军对他始终抱有戒心。然而,由于石友三打着抗日旗号,组织还是决定尝试将其改造为可靠的盟友,袁也烈的任务就是帮助组织完成这一目标。

此时,石友三的部队主要驻扎在山东,而在日军侵占山东后,石友三为了保全实力,选择了采取“游而不击”的策略,表面上向我方示好,实则心生向日寇投降的念头。袁也烈到达时,石友三迎接了他,并表示愿意与我方共抗日。然而,袁也烈心里始终没有完全放下戒备,始终不轻易相信石友三。

石友三的部队驻地附近不久就出现了一些日本特务的踪迹,这令袁也烈更加警觉。某天,石友三突然邀袁也烈到自己家中,共进晚餐。席间,石友三亲自为袁也烈倒酒夹菜,看似热情周到,但袁也烈并未因此放松警惕。

酒过三巡,石友三忽然摆出一副忧虑的模样,对袁也烈说:“袁先生,你到我这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手下的兄弟们早听说你们有文化,不如把他们集中起来,我想请你们专门给大家上课,如何?”袁也烈细细察觉到石友三眼中的杀机,暗暗警觉。于是,他巧妙地回道:“石将军,学无止境,既然如此,不如让组织派一些更有经验的同志来给大家授课吧。”石友三眼睛一亮,心想着如果能捉拿更多的我方人员,日军肯定会给他更多好处。

石友三立即答应了袁也烈的提议,几杯酒后便昏昏欲睡。袁也烈则没有醉,他迅速回到住处,通过秘书将“情况紧急,迅速归队”的命令下达,所有同志接到命令后立刻夜间撤离。等到石友三第二天酒醒时,他惊愕地发现部队里所有我方人员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得带着羞愧和愤怒向日军投降。

袁也烈带着同志们顺利脱险,回到了组织,最终担任抗日军政大学副校长。而石友三在投降后不久,便被自己不愿做汉奸的部下活埋在黄河岸边,终于以悲惨的结局告终。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岳... 岳飞英勇的事迹深刻铭刻在中国历史上,而他的悲剧也触动了许多人心。岳飞死后,他的妻子和孩子们不但遭受了...
原创 长... 1210年,亚洲东西方分别出现了两个迅速崛起的强国,分别位于东面和西面。东方的强国是大蒙古国,那个时...
原创 再... 之前曾聊过关于梦回大宋酒馆的故事,提到过宋朝酒肆的趣事以及宋人喜欢喝的酒。既然酒肆上必然少不了酒菜,...
原创 明... 中国古代的战争主要依赖于冷兵器,虽然火药的发明源自中国,并且被认为是四大发明之一,然而,火器在西方国...
原创 他... 南宋初期,宗泽在开封担任指挥,吸引了大量豪杰前来投效。除了岳飞之外,还有一位具有卓越军事才能的将领,...
原创 赵... 在五代十国的动荡年代,王朝的更替就如同早春的昙花,虽短暂,却极为绚烂。郭威的权力之路极具戏剧性,尽管...
原创 我... 2023年10月19日,中国国家文物局向外界宣布了一项引人注目的考古发现:在深达千米的南海海底,考古...
原创 为... 三国历史中的英雄人物,许多都带着遗憾离开了历史舞台。比如,诸葛亮未能克定中原,曹操费尽心力却始终未能...
原创 西... 站在西班牙最南端的塔里法角,天气晴朗时能清楚看到对岸的非洲大陆。两块大陆之间,只隔着14公里宽的直布...
原创 小... 在长达数十年的对抗中,朝鲜似乎从未显露出退缩的迹象,始终保持坚定的立场与态度!当人们提及朝鲜时,往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