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33年4月的上旬,湖南茶陵红8军军部陷入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军长萧克、政委蔡会文与红21师师长龙云、政委李芬之间的矛盾,最终引发了争吵,局面一度难以收拾。这场争吵的起因非常直接,主要是因为萧克和蔡会文决定将红21师并入红23师,而龙云与李芬对此坚决反对,认为这一决定会对他们的职务和指挥权产生影响。龙云与李芬表示,他们将通过电报向上级申诉,寻求支持。那么,萧克和蔡会文为何决定进行这样的合并呢?而龙云和李芬又为何如此反对呢?最后,局势又如何发展?
在红军历史中,红21师曾经历了三次成立与解散,三次21师的命运都异常坎坷,每个阶段的历史篇幅也都相对较短。第一个21师成立于1931年初,在广西右江的红7军内,师长是韦拔群,政委是陈洪涛。然而,这个21师的命运悲惨,师长与政委相继在1932年10月和12月牺牲。第二个21师成立于1934年7月,是红8军团的一部分,师长周昆,政委黄甦。可惜,1934年冬季,该师在湘桂边境被敌军击溃,部队被迫并入红5军团,师长周昆于1938年失踪,政委黄甦则在1935年牺牲。第三个21师成立于1934年11月,隶属于红10军团,师长胡天桃。这个21师很快也遭遇了严重的打击,师长胡天桃在蒋军的进攻下牺牲。由于这三个21师的悲惨命运,关于他们的历史记载较为简略。
本文将重点介绍红7军21师的故事。1932年3月14日,湘赣省委决定将红军独立1师和3师为基础组建红8军,军长李天柱,王震任代政委。当时,由于李天柱正在养伤,冯达飞被任命为代军长,军队归红3军团指挥。1932年9月,冯达飞调任红军大学,王震则转任湘赣军区司令员。此时,萧克与蔡会文上任红8军军长和政委,红8军下辖两个师,分别是22师与23师。为了增强红8军的实力,萧克把目光投向了由红军3兵团指挥的红21师,而这时的21师师长正是龙云。
龙云,名副其实,出生于贵州锦屏县,苗族人。由于家庭贫困,他被过继到叔祖父家,并在那里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龙云在武汉高等中学就读时,学识渊博。在北伐战争爆发后,他投身军旅,成为国民革命军第10军的一名连长。后来,他与湖南独立第5师的彭德怀结识,二人关系深厚。彭德怀欣赏龙云的才学,便邀请他加入自己的部队并成为随营学校队长。1927年,龙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参与了平江起义,后担任红5军第2纵队中队长,积极参与湘鄂赣边区的游击战。此后,他在红3军团和红4师中担任重要职务,参与了多场战役,并在蒋军的第一次“围剿”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至1932年,龙云已成为红1军团第12军第35师师长,带领部队取得了一系列胜利。1932年,他被任命为红3军团第7军21师的师长,率部参加水口宜黄黎川等战役,也表现出色,深受彭总赞誉。此时,龙云与李芬不仅指挥21师,还同时指挥独立12师和六支游击队。对于萧克提出的将21师合并到23师的建议,龙云与李芬强烈反对。因为萧克意图将两人调往红军4分校任职,这让他们感到不满和无法接受。
萧克作出这一决定的主要理由有三:第一,龙云过于骄傲,难以与萧克合作;第二,萧克认为龙云在军事上能力不足,不能胜任领导职务;第三,红21师因战斗减员严重,战力大幅削弱,已不再具备独立作战的能力。龙云对此自然不满,他认为自己曾在红军1、3军团担任师长,所取得的战绩足以证明自己的能力。李芬作为政委,身经百战,也从未被认为是一个不合格的指挥员。
1932年10月,李芬率领两个连队在罗市渡过赣江时,意外与蒋军59师相遇,导致了不小的战斗损失。尽管21师成功击退敌人,但伤亡惨重。萧克和蔡会文对李芬的举动感到愤怒,认为李芬自作主张,造成了部队的严重损失。最终,萧克决定撤销21师的番号,将剩余部队并入23师。
尽管李芬和龙云坚决反对,甚至向彭总发报请求恢复21师,但萧克没有改变决定。最终,在上级批准后,21师被正式并入了23师。然而,龙云与李芬始终无法接受这一决定,并向彭总请求重新返回3军团。彭总没有答应他们的请求,强调这是上级的命令,必须遵从。龙云与李芬最终被调整为红军学校四分校的校长与政委。
这种变动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打击,但随后两人并未因此放弃战斗。1934年7月,红8军组建了新的红18师,龙云和李芬重新回到了战场。两人随红6军团参与西征,在贵州东部的石阡地区与敌军激烈交战。尽管部队遭受重大损失,但他们依旧英勇作战。经过一番苦战,52团被围困,龙云带领部队突破重围,但在激战三天后,52团几乎全军覆没,龙云负伤被敌军俘虏。
尽管龙云在囚禁中始终没有屈服,但最终在武汉英勇就义。遗憾的是,龙云的籍贯长时间未被确认,直到2008年才最终查明。更令人痛心的是,一些文章误解了龙云的行为,认为他因不肯屈服于职务而遭遇悲剧,甚至错误地将他与52团的战败挂钩。然而,事实并非如此,52团的断后任务并不是全师参与,最终的失败并非单纯因个人失误所致。
龙云的革命经历和英勇事迹应当被更全面、更真实地还原,以便让后人记住这位伟大的红军战将。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指挥官,更是一位不屈不挠的英雄,值得我们铭记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