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来!”
一个洪亮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正站在迫击炮旁、显得有些无助的红军战士,听见这声音立刻回头望去,只见一位身穿国民党将官制服的俘虏,正朝着他们走来,身边还跟着贺龙将军。这一幕让他感到非常惊讶:这位国民党俘虏竟然主动提出要帮助红军对付自己的老东家?
这并不是一场幻想,而是发生在真实历史中的一幕,时间是1935年,红二、六军团在忠堡大捷后围困龙山县城期间。这位自告奋勇要发射炮弹的国民党俘虏,正是国民党中将张振汉。
张振汉是1935年忠堡战役中的俘虏。回顾这场战斗,张振汉自己描述这是一场“本不该如此进行的‘追剿’战”。当年年初,蒋介石因屡次未能成功“追剿”中央红军,又担心红二、六军团会西进贵州与中央红军会合,便调集了六路纵队11万人妄图“围剿”红二、六军团。张振汉当时是国民党第41师师长,并兼任第一纵队司令,他受命前往洪湖一带与红军交战。
到了6月,红六军团在萧克的指挥下发起了对宣恩县城的进攻。得知消息后,鄂军总司令徐源泉非常高兴,他认为红二军团已经陷入绝境,便立即命令张振汉率部增援宣恩。张振汉在回忆录中提到,当时他就产生了怀疑,认为攻打宣恩县可能是红二军团设下的计谋。然而,不论他如何劝说上级,徐源泉仍然坚持让他出兵。随后,何键、武汉行营、重庆行营也纷纷电令张振汉赶往宣恩。
张振汉并没有决定权,只能带领第41师继续前进。然而,他并不知道的是,红军早已截获了徐源泉发给他的电报,得知张振汉将在12日通过忠堡镇。于是,在张振汉到达忠堡之前,红二、六军团的主力部队就在附近的山岭中埋伏好。12日清晨,张振汉的先头部队刚进入红军的伏击圈,便遭到猛烈攻击,几乎全军覆没。等到张振汉的主力部队赶到时,四周的山岭早已被红军占领,他几乎没有反应的时间。刚一露面,便被红军火力压制住。
占据有利地形的红军在同一时刻发起炮击,41师师部的电台被摧毁,张振汉头部和身上中弹负伤,最终被俘。老红军彭富九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时说,张振汉被押到贺龙面前时,贺龙笑着开玩笑道:“老张,我们又碰头了。你不是曾说要活捉我这个‘贺匪’吗?今天倒是看看谁捉谁。”张振汉曾扬言要捉拿贺龙,现在自己却成了俘虏,心情复杂,百感交集。
张振汉与红军对立多年,曾经有很多红军战士对他恨之入骨,在军营中常常听到“杀了张振汉”的呼喊声。听到这些呼喊,他内心一度觉得自己死定了。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红军不仅没有杀他,反而给他治疗了伤口,还耐心地对他进行了教育和劝导。
经过几天的相处,张振汉逐渐被红军的宽容和智慧所打动,心里也不断涌现出想为红军做点什么的念头,想以此来减轻自己的负罪感。没过多久,这个机会便出现在眼前。
红二、六军团取得忠堡大捷后,准备趁势攻下龙山县城,控制这一连接湘鄂两省的交通要道,并以此制造新的围攻机会。然而,围城长达一个月,敌军的大部队始终未能调动过来。于是,贺龙决定采取更为猛烈的手段。
为了打击敌人,贺龙决定用缴获的迫击炮对城内两座碉堡进行轰炸。然而,炮兵连长刘彬在这一时刻受了重伤,无法参战。其他炮兵则只懂得如何开火,但不懂得瞄准。此时,贺龙想到了张振汉,知道他曾是保定军校炮科毕业的高材生,瞄准这样的任务对他来说应该不成问题。于是,贺龙亲自找到张振汉,将前线的情况告诉了他。
张振汉得知有机会为红军报答,立刻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说道:“我愿意帮助红军!”于是,他跟随贺龙来到前线,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然而,当张振汉真的站在了县城脚下,他却有些犹豫,毕竟对方曾是自己的“战友”,这让他心生不忍。贺龙似乎察觉到了他的犹豫,轻声说道:“下不了手吧?实话告诉你,你那些‘自己人’救不了你,只有你自己救自己。”
张振汉听懂了其中的深意,点了点头,随后迅速调整炮位角度,经过精确瞄准后,他果断下令发炮。只听两声巨响,两座碉堡应声炸飞。张振汉果然不负众望,一炮就命中了目标。贺龙也为此竖起了大拇指:“你为红军立下了大功!”
张振汉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心里却五味杂陈。他并不确定自己是否做了正确的事,但很快,他就解开了心中的疑虑。
8月,红二、六军团突破敌人的“围剿”后,返回根据地休整,并开办了红军学校,萧克担任校长。学校成立时已有800名学员,但缺乏足够的教员,因为许多战士出身贫苦,缺乏系统的作战知识。
正在为此犯愁时,萧克想到了张振汉,决定邀请他担任教员。有人提出异议,认为一个曾打过败仗的人,水平肯定有限。然而,萧克认为,即使一位将领曾遭遇过失败,也不能否定其能力。张振汉经过正规训练,熟悉军事科学中的战术原则,如行军、战斗组织、协同作战和地形利用等,完全可以为红军做出贡献。
得知自己被邀请担任教员,张振汉一开始难以置信,甚至有些想拒绝。但在萧克的多番劝说下,他最终同意了。于是,张振汉成为了红军的一名教师。
同年11月,红二、六军团开始长征,张振汉也跟随红军一起,体验了这一伟大的历史壮举。红军的条件异常艰苦,只有团级干部配有坐骑,副团以上的干部则常常是几人共用一匹骡马,仅供驮运行李。而作为俘虏的张振汉,却得到了特殊待遇——贺龙为他单独配了一匹骡马,减轻了他的长途跋涉之苦。这一细节让张振汉心里涌起一股暖流。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接触,张振汉逐渐意识到,红军是一支真正为中国百姓着想的正义之师。与之相比,国民党内部勾心斗角、腐败不堪,阶级划分严重,根本不顾老百姓的死活。张振汉终于解开了自己内心的疑惑,决定跟随共产党走下去。
在之后的日子里,张振汉帮助红军击退了国民党追兵,协助红军渡过河流。无论是力所能及的地方,他都会全力以赴地支持红军。
随着全国解放的到来,张振汉被任命为长沙市人民政府委员。他时常给儿子讲述自己在红军中的经历,并嘱咐道:“红军的恩情,你永远不能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