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中央苏区迎来了一位出人意料的“访客”。
一位年迈、衣衫褴褛的乞丐,在清晨便出现在苏区门前,他直言要见周总理。这一情形让当时的红军战士感到困惑和为难。周总理身份极为特殊,而眼前这位乞丐的身份不明,如何能让他见面呢?经过一番讨论,他们最终决定将此事上报给上级。经过批准,这位乞丐终于得以见到了周总理。
令人吃惊的是,在乞丐见完周总理的第三天,红军开始踏上了艰难的长征之路。
那么,这位“乞丐”到底是谁?他为何如此坚决要见周总理?他又带来了怎样的重要情报?让我们一同走进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这个“乞丐”的真名叫项与年,他原是红军的一名战士。1925年,项与年加入了共产党,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组织认定他是一名非常有潜力的人才,于是暗中指派他执行一项重要任务。
某个傍晚,项与年正在忙碌完工作,忽然接到了一通出乎意料的电话。电话那头没有透露身份,但项与年一听便知道,打电话的人正是曾带领自己宣誓加入党的领导。项与年有些受宠若惊,连忙询问是否有新的任务安排。
“你真聪明,居然一听就认出是我。”电话那头的领导带着一丝惊讶,接着说道:“现在,组织需要一名能隐匿身份、暗中进行情报搜集的人员。我看你机灵且能干,于是向上级推荐了你。现在打电话给你,就是想听听你的想法。”
听到这份重任,项与年一时有些愣住,但很快便坚定地答道:“感谢领导的信任,我一定全力以赴,做好工作,绝不辜负组织的期望!”
领导听后非常欣慰,夸奖道:“有你这样的态度我就放心了,等会会有人专门来和你对接,记住,尽心尽力!”
项与年感受到责任的重大,眼中充满了决心。那晚,他望着明亮的月光,心中默默发誓,一定要有所作为。
很快,他被安排到上海一所小学担任校长,借此身份掩护,他开始积极搜集情报,为革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然而,随着大革命的失败,为保护重要的情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特科,周总理也积极参与其中。项与年因工作表现突出,也被吸纳进这个组织,专门负责叛徒的追捕工作。
1929年,在上海的一次秘密会议上,几位党内重要同志不幸被英国巡捕房抓捕并壮烈牺牲。经过深入调查,组织发现这是因为有内部叛徒向敌人泄露了情报,而这名叛徒就是中共中央党委秘书白鑫。组织随即发布了通缉令,要求全力追捕白鑫。
项与年负责这项任务,毫不犹豫地向上级领导保证:“请放心,我一定完成任务!”虽然充满信心,但白鑫在得知身份暴露后,迅速躲进了法租界,这无疑给抓捕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
在行动前,项与年召集手下的同志们,严肃交代:“这次行动困难重重,但我们绝不可以让白鑫逃脱,他今晚可能会逃出国,我们必须在他上船之前将其击毙!”
当夜,经过数月未曾现身的白鑫终于露面,身边被国民党士兵护送着走向汽车。就在他即将登车时,一声怒吼划破寂静,紧接着一阵枪声响起。几名士兵倒地,白鑫中弹,但幸运的是,子弹并未击中要害。他捂着伤口想趁乱逃跑,但他的一举一动被项与年紧密盯住。
项与年与手下几名同志紧追不舍,最终成功将白鑫击毙,任务圆满完成。任务成功后,项与年获得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赞扬,这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1934年,党中央获得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情报——蒋介石将秘密召开庐山会议。这个情报的提供者,正是国民党高层的莫雄。莫雄在加入国民党后,逐渐发现党内的许多做法与自己的信仰背道而驰,于是他悄悄投身到共产党的怀抱。
会议结束后,莫雄赶紧与项与年等人接头,将一份情报交给了他们。项与年接过那几张纸,看到“铁桶围剿计划”几个大字时,心中一紧。文中详细描述了国民党的战略计划,如果实施,将对红军造成毁灭性打击。
项与年心中充满了不安,这份情报必须及时送到中央苏区,但如果不小心被敌人发现,莫雄的生命将受到威胁,且红军也将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为了确保情报能够安全送达,项与年决定将自己伪装成乞丐,通过敌人严密的封锁线。
在深思熟虑后,项与年决定冒险护送这份关键的情报出城。他将自己打扮成衣衫褴褛的乞丐,每天白天与乞丐群体混在一起,夜晚再趁机前行。
途中,项与年巧妙地选择了一个机会,通过一辆运输垃圾的大卡车成功越过了城外的检查站。然而,在跳车时,他不小心伤到了脚踝。尽管如此,项与年顾不上伤痛,仍坚定地向前行进,因为他心中知道,时间紧迫,情报必须尽快送到。
几天后,项与年终于到达了中央苏区的根据地,眼前飘扬的红旗让他感到无比激动。然而,他知道,任务远未完成,还需要将情报交到红军战士手中。
他遇到两名身着制服的红军战士后,便向他们请求见周总理。起初,战士们对这位衣衫褴褛的乞丐有些警惕,但当项与年提到自己的名字和带有重要情报时,他们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赶紧将情况报告给上级。
不久后,项与年成功见到了周总理。两人见面后,周总理紧紧握住项与年的手,目光中充满感激与关切:“老项,咱们多年没见了,怎么把自己弄成这样?听说你有重要情报要交给我?”
项与年低声解释着情况,将那几张“绝密”的文件交给周总理。周总理仔细阅读后,脸色变得凝重:“项与年,谢谢你冒着如此大的风险将这份情报带回来!这份情报对于我们红军的生死存亡至关重要,你的贡献不可估量。”
尽管如此,项与年只是轻轻一笑,说道:“这只是我微不足道的一份努力,真正的功劳属于所有为革命而奋斗的同志们。”
三天后,红军战士们开始了艰难的长征,成功化解了敌人的围剿。项与年因他勇敢而无畏的奉献精神,成为了红军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部分。虽然他早已离世,但他的革命精神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