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在大革命失败之后,我党陆续在南昌、广州等地掀起了对国民党的武装反抗斗争。鉴于当时国民党在城市的武装力量异常强大,因此,这些抵抗行动基本上都遭遇了惨重的挫折。尽管如此,这些革命斗争依旧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其中最为重要的成果之一是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城市苏维埃政府——广州苏维埃政府。
广州苏维埃政府成立后,张太雷被任命为首任代理主席,但不幸的是,他遭到了敌人的暗杀。在他遇害后,杨殷接替了张太雷的职务,成为广州苏维埃政府的第二任代理主席。那么,杨殷身上究竟蕴藏着怎样的故事呢?他的后来生活又是如何呢?
杨殷于1892年出生在广东省香山县,年轻时他曾在广州的圣心书院求学。在学习期间,杨殷逐渐接受了进步的思想,心中对社会变革产生了强烈的渴望。1911年,杨殷从书院肆业后,便加入了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同盟会,走上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道路。
在革命的过程中,杨殷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也愈加深入。1922年,他光荣地加入了我党,成为一名正式党员。在年底,他被派往苏联进行考察学习,次年归国后,他在广州积极参与工人运动,并为两党第一次合作的筹备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这一历史性事件的发生。
1924年,国民党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两党开始了第一次合作,杨殷怀着满腔的热忱投入其中。在那段时期,他活跃于粤汉、广九、广三铁路,积极在铁路工人中传播我党的革命思想,引导工人们走向更为光明的前景。此外,杨殷还在这些铁路上建立了工会与基层组织,使得广东的铁路工人逐渐成为我党领导下的一支坚强革命力量。
然而到了1927年,随着大革命遭遇失败,国民党对革命的压制逐渐加大。尽管革命正处于低迷之中,杨殷并没有对未来的革命前景心灰意冷。他坚决反对陈独秀的“右倾”错误,坚定支持与国民党的反动派进行武装斗争。八七会议之后,他被任命为广东省委常委兼省革命军事委员会主任,并在年底参与了广州的武装斗争,成功组织敢死队攻下了广州市公安局,为广州苏维埃政府的成立铺平了道路。
在张太雷遇害后,杨殷继任广州苏维埃政府的第二任代理主席。尽管斗争失利,杨殷依旧组织革命队伍有序撤退,并在善后工作上付出了大量心血。1928年,他到达苏联莫斯科,参加了被称为“六大”的重要会议。在会议期间,杨殷进入了政治局,并当选为候补委员与候补常委。回国后不久,杨殷正式成为政治局委员,担任常务委员的职务。
在这一时期,杨殷专注于军事斗争的相关工作,并频繁研究和部署各地的武装斗争及对红军的领导。同时,他深入山东、安徽和江苏等地,为地方的武装斗争提供指导,并在惩治叛徒和扫除邪恶方面开展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有效地稳定了革命队伍的士气。
然而,1929年,由于被内奸出卖,杨殷在上海被捕。在囚禁期间,杨殷表现出无比的坚定与勇气,国民党反动派也意识到他的重要性,因此对他施以软硬兼施的手段,企图逼迫他屈服。但杨殷始终没有屈服于敌人的威逼,忍耐了各种酷刑,始终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高尚气节与铮铮铁骨。1929年8月30日,杨殷最终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享年仅3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