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来简要介绍一下这两位人物。
罗成,字公然(或志敬),是北平王罗艺的儿子,排行天下第七条好汉。他的容貌堪称如玉,面庞俊美,牙齿洁白如雪,唇色鲜红,眉如远山,眼如明星,俊朗的外貌令他得到了“隋唐第一美男子”的美誉。无论男女,只要长相出众,往往都会受到异性的青睐,罗成自然也不例外,喜欢他的女人数不胜数。有人曾说他有一百个父亲,其中包括三个义父和九十六个岳父,真是让人叹为观止!他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外貌,更因他英勇的武艺。罗成骑乘一匹矫健的追风小白龙,手持一根五钩神飞亮银枪,枪法精妙,神鬼莫测,素有“素袍白马无敌将,一杆银枪天下传”的称号。在扬州城的夺魁大会上,他技艺压倒群雄,连连挑败四十三名战将,最终一举夺魁!此外,罗成还博览兵书,精通各路阵法,他所指挥的大破一字长蛇阵、大破四门铜旗阵,均令敌人败下阵来,瓦岗的将领们无不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加入李唐阵营后,罗成随秦王李世民征战四方,屡立战功,“日锁五龙”的战绩在天下传颂。他堪称是一个才智与勇气兼备的全才。
然而,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即使是如此杰出的罗成,也难免有缺点。他最大的缺点便是心狠手辣。大破长蛇阵时,他亲手逼死了义父定彦平;大破洛阳城时,又将结义的五哥单雄信逼入死境。无论是定彦平的恩情,还是单雄信的情谊,罗成都毫不留情,翻脸不认人。古人有言“上天有好生之德”,而罗成却逆天而行,最终注定难有好结局。
在大唐建立后的一天,周西坡传来阵阵鼓声,后汉王刘黑挞起义反唐,唐高祖李渊命令太子李建成挂帅,齐王李元吉为监军,而罗成则被任命为先锋,率领二十万大军前去平叛。然而,罗成却被李建成与李元吉陷害,单枪匹马误入淤泥河,最终被乱箭射穿身亡。
杨林,字虎臣,是隋朝开国功臣之一,排行天下第八条好汉。他是隋文帝杨坚的兄弟,隋炀帝杨广的叔叔。无论是他还是其他版本中的说法,杨林都是隋朝皇室的宗亲、大臣,并且地位尊崇,爵位“铁肩靠山王”,担任“兵马大元帅”。在某些版本中,有说他是杨坚的叔叔,但从两人字面来看,我更倾向于他是杨坚的兄弟,这样显得更为合适。无论如何,杨林的身份注定了他是隋朝的重臣。他骑乘着一匹独角金睛兽,手握水火囚龙棒,力大无穷,战力卓越。曾有诗赞他:“自幼常得胜,到老不失机;双棒无敌手,威名震华夷!”在隋文帝杨坚打天下的时候,杨林担任三十六路行军总管,征战四方,功勋赫赫。可以说,隋朝的江山有大半是他打下来的。他的功劳不言而喻,若说大隋江山千斤重,杨林则以独挑八百斤而毫不费力。
在隋文帝时期,杨林的生活较为安逸,隋朝兵强马壮,局势稳定,反抗势力微不足道。杨林身为大元帅,虽然重任在身,却能安享平稳的生活。然而,隋炀帝杨广继位后,国家局势迅速恶化,战火四起,反叛势力纷纷崛起,杨林的生活也从此变得动荡不安。作为大元帅,他不得不亲自披甲上阵,带领军队征战各地。经过多年的战斗,杨林终于死于罗成之手。
如果我们要比较罗成与杨林的武力差距,可以通过《说唐》中的十八条好汉排名来看。罗成排名第七,杨林排名第八,虽然罗成略强,但两者的差距并没有那么悬殊。《说唐》中记载,罗成与杨林有过两次交锋。第一次是在杨林攻打瓦岗山时,他布下长蛇阵欲破瓦岗军,罗成在关键时刻出手,打破了长蛇阵,且与杨林激战了数十回合,两人平分秋色。第二次是在扬州玉玺会之后,杨林亲率大军追击,最终遭遇罗成,两人交战数合,罗成使用回马枪,巧妙取胜。这两次交手证明,尽管罗成实力略强,但并非轻松取胜,反而是凭借智慧和策略获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