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西北的天水市,有一片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的古老院落群,这些古建筑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然而,最近这些建筑却遭遇了让人痛心的变化。 01 根据报道,天水市政府投入了近9亿元进行修缮,本希望能保护这些珍贵的古建筑,但结果却使它们失去了原有的风貌,变成了商业化的街区。在短短两年内,这些建筑被改成了日式餐厅和火锅店等商业场所。 一些古建筑专家表示,这些院落原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但在修缮过程中出现了严重问题。一些商家在经营餐饮时,擅自改变了这些古建筑的外观,甚至有人私自加建日式风格的小屋,极大地破坏了建筑的原貌。而更为严重的是,部分商家在古建筑内部进行拆改,导致建筑结构遭到严重破坏。 这些古建筑不仅是天水市的文化遗产,也是国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建筑本身,更在于历史和文化的传承。然而,现在由于商业化的开发,这些建筑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正逐渐消失。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为什么总是等到舆论发酵后才有人反应?如此大规模的资金投入,是否合理?项目有没有经过审批?相关部门为何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这一切背后是否存在腐败问题,值得彻底调查。我们不仅需要央视的调查,也应该有纪委和监察部门的介入。更重要的是,应该追查这些日式风格的背后责任,看看是哪些人因追逐金钱,做出了这种文化自残的事。 02 对此,网友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表达了对这一事件的不满。 @国足是垃圾表示:作为一个甘肃人,真的感到很丢人!
@宝宝笑哩个笑也说:天水市真是丢脸,明明是文物遗产却不加保护,只想着怎么赚钱。 @十三不加点:一方面拿着文物保护资金,一方面又收着商铺的租金,真是两头赚钱。 @可可心梓则更为悲观:别查了,又不死人,查了也没用,查了又会发生一样的事,算了,任它烂掉吧。 还有网友认为,天水的情况已经非常乱,应该好好整顿一下。 @忘记密码的娟娟说:天水的确很乱,真的应该好好查查。 @逄非啊补充道:天水的路也修得乱七八糟,挖了修,修了挖,几乎没有一条路修得好。 @支屋居则提到:羲皇大道修了很久,绿铁皮围起来的半条路都没有修好,市民怨声载道。 @西之西北则讽刺道:天水的黑暗真是让人看不清,白天都得打灯笼。 有些网友指出,不仅天水,其他地方也有类似情况。 @快快乐乐的二师兄说:全国很多古镇都是一样,商业化很严重,不仅门票贵,里面全是卖东西的地方。 @不知道该走哪里提到:平遥古城也应该查查了,问题很大。 @hhhh_我超可爱则说:大理古城以前多好,现在也变成了商业街。 @接收不到八点半到吧则建议:广东云浮的情况也很严重,应该调查一下。 另外,还有人认为,改造古建筑应该有度,不能任意破坏。 @哈一布ww认为:保护古城是可以通过改造来进行,但改造一定要保持原有风貌,不能让商户胡乱改建,政府应该加强对商户的管理和监督,避免建筑改造失去原有的特色。 @小狗小苹果则感慨:再这样下去,我们的祖宗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都要被摧毁了。 @大河向北走表示:文化遗产如此重要,必须严查。 @月光依旧06提到:商业化街区可以理解,但为什么要加上日式屋子? 03 事实上,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并不多。如果不加以保护,后代将会失去更多的历史遗产。那些不负责任的人只看重眼前的金钱利益。 因此,这件事需要从规划、建设到执行的各个环节彻查到底。 从中可以看出,某些政府部门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意识薄弱,缺乏有效的行动和措施。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些古建筑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也没有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保护方案。相反,为了追逐商业利益,他们对这些古建筑进行了不合理的开发。与此同时,部分商家对文化遗产保护也缺乏责任感,他们只关注建筑的商业价值,忽视了其历史文化价值。在追求经济利益的过程中,他们不惜破坏古建筑的原貌,进行非法改建。 最令人痛心的是,相关主管部门的不作为,甚至是懒作为。有些本应保护的文物,反而在某些官僚和资本的勾结下遭到破坏。甚至一些文化遗产被改成了日式风格,这种情况令人无法接受。 明清时期的文化遗产竟然被日本文化渗透所取代,归根结底,是当地的官员抵挡不住金钱的诱惑,才做出这种破坏性极大的行为。为了引资,他们不惜拿自己的文化遗产做交易,最终导致历史遗迹的自我毁灭。 这不仅仅是经济利益的交换,更是对文化和历史的漠视。我们期待能够查清这9亿资金是如何流失的,是否存在腐败行为。希望此次事件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的反腐措施,保护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