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文章提到蒋介石曾毕业或肄业于保定军校和日本士官学校,然而这种说法并不完全准确,只能算是部分正确。下面我们来详细梳理一下。
首先讲讲保定军校。保定军校的正式名称是“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校址位于保定市,大家习惯称其为“保定军校”。这所学校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所重要的军事学校,规模较大,历史背景也非常特殊。它的创办缘起于清朝末年,当时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政治军事集团开始组建新军,致力于引进东西方的先进军事技术与教育体制。保定军校的正式开办时间是民国元年(1912年)10月12日,校址设在当时直隶省省会保定市东关外的陆军速成学堂和军官学堂原址。学校设有2年制课程,开设了步兵科、骑兵科、炮兵科、工兵科和辎重兵科等五个科目。保定军校于1923年停办,虽然办校仅12年,但培养了大量军官,累积的学员人数超过6500人,其中不少人后来成为将领,像中将以上的高级军官就有百余位。
但蒋介石并没有在保定军校学习。实际上,他曾于1906年冬考入了保定军校的前身——“陆军速成学堂”。这个学校的全名是“通国陆军速成武备学堂”,它是清政府于1903年在保定设立的第一所全国性军事学校,属于北洋政府下的军政司。到1906年,清廷改革,将该校更名为“陆军速成学堂”,并将其归属于新成立的陆军部,同时也设立了留学生预备班,专门为准备赴国外留学的陆军官员做培训。蒋介石在1908年离开陆军速成学堂时,保定军校尚未开办。因此,蒋介石并没有在保定军校接受过正规的军官教育。
接着是日本士官学校。日本士官学校成立于1874年,最初设在东京,后来迁至神奈川县,直到1945年二战结束才停办。士官学校是培养日本陆军初级军官的学校,在其存在期间,几乎所有著名的日本陆军将领都曾在这里接受过训练。自1900年起,士官学校开始接受清朝政府派遣的学员,直到辛亥革命前,已有600多名中国留学生在士官学校毕业。蒋百里、蔡锷、阎锡山等人均是该校的校友。
关于蒋介石在日本士官学校的“学籍”,历史上有许多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他毕业于士官学校,也有人说他只是肄业,甚至有说法称他被开除,或者根本没有进入士官学校。实际上,蒋介石在1908年春由保定速成学堂保送进入了士官学校的预科——振武学校,成为该校第八期的学员,并于1910年冬从振武学校毕业。毕业后,蒋介石以士官候补生身份被分配到驻北海道新泻县的野炮兵第13联队实习。然而,在1911年10月爆发的武昌起义中,蒋介石与张群等二十多名留日学员迅速返回中国,参与了辛亥革命。1911年11月,日本外务省通知清政府,称这些留学中国的学员违反了军纪,因此已经被日本各军校开除。
然而,蒋介石的日本之行并未因此结束。1912年春,他再次前往日本,但这次他所学的不是军事课程,而是德语,目的是为将来赴德国留学做准备。这时他与士官学校已没有任何关系。同年年底,蒋介石回国。所以,严格来说,蒋介石并没有真正进入士官学校,而只是上过振武学校的预科,并以士官候补生的身份短暂实习过。可以说,他是一个“准士官生”。
因此,蒋介石并未如传言所说,毕业于保定军校和日本士官学校,甚至没有在士官学校接受过正式的军事教育。他的军官生涯经历了一些特殊的途径,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