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越了解汉匈战争,越能感觉到冒顿单于的伟大
创始人
2025-09-06 18:03:03
0

中国史书对冒顿单于的记载,虽然涉及到他的一些生平事迹,但整体而言,缺乏全面、深入的描述,尤其是没有明确指出他的一项重要成就:在前202年,正值汉高祖刘邦建立大一统汉朝之际,匈奴的冒顿单于也成功建立了一个以匈奴为核心的草原大一统国家联盟。

有趣的是,这两个大一统的国家组织,虽然地理上不同,却有着相似的政治结构,都是典型的封建式大一统,而非帝制型的大一统。这意味着,无论是汉朝还是匈奴国,都以自己的国家为宗主国,下面分封了若干个附属国或臣服国。对于汉朝来说,刘邦名为皇帝,实为天子,除了自己治理的汉国,还分封了楚国等七个诸侯王国,这些国家都是经过刘邦或者项羽时期的封建所产生的,诸如燕王臧荼和长沙王吴芮,甚至楚王韩信,也都是在刘邦推举下“共主”的一部分。

相比之下,匈奴的臣属国数量远超过汉朝的七个,且这一封建结构持续稳定地运行了很长时间。直到汉武帝时期,双方爆发战争,才因疆域变化导致匈奴国家联盟的分裂。为了更清楚地展示这个局面,我制作了一张示意图,涵盖了前202年到前33年这一时期,几乎整个西汉时期匈奴国家联盟的状况。

在匈奴国家联盟的鼎盛阶段,其疆域几乎覆盖了中国北方的河套地区、漠南漠北、东北区域以及西域的大部分领土,而这一切的开创者正是冒顿单于。匈奴的臣属国大致有几种加入方式:一是被匈奴击败、驱逐后迫使臣服,像东胡(即乌桓、鲜卑的前身)和大月氏等,史书上有明确记载;二是被攻打后迅速投降;三是主动臣服,尤其是西域地区的国家,这种情况应该占了大多数。

因此,在前210年到前202年的近十年间,匈奴的骑兵可能已经在东至北太平洋、西至大宛等地进行过战斗或示威,打击过多个国家并使他们成为匈奴国家联盟的成员。可以说,冒顿单于的成就堪称草原游牧民族的伟大领袖,某种程度上甚至是成吉思汗的前身,尽管因为历史记载的缺失,很多人未曾真正认识到这一点。

当然,匈奴的所有领土并非都由冒顿单于亲自征服,冒顿去世于前174年后,可能还有他的儿子如老上、军臣单于的继续征战与扩展。但无论如何,到军臣单于时期,匈奴的疆域已定型。站在“世界史”的角度,前202年左右,东北亚和中亚地区同时存在两个封建式大一统的“帝国”,这使得冒顿单于的历史地位和成就,应与汉高祖刘邦不分上下。

匈奴在被秦帝国击败后,经历了深刻的反思和重建,冒顿单于是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雄主。而中国的汉人,在经历了秦帝国的压迫后,也在刘邦的领导下重新建立起一个相对温和的大一统政权。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军事史上可能会发现一个惊人的现象:在前205年的彭城之战中,项羽带领3万骑兵以“降维打击”的方式击败了刘邦数十万以步兵为主的军队,实际上可能并不是骑兵战术在亚洲战争史上的首次应用。

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匈奴骑兵已经在北方草原和西域等地精通骑兵战术,取得了无数战绩。显然,这种“世界级”的震撼效果,并不亚于彭城之战对华夏的冲击。遗憾的是,历史的记载并未将这一事实传承下来,甚至未必有记录显示项羽是否有“向匈奴学习”之举。

回到正题,两大国家联盟的崛起并邻近在地理上,注定会发生冲突,直到201年,中国史书中记载的平城之战(即白登之围),成为汉高祖刘邦与冒顿单于之间的第一次重大较量。实际上,在这场战斗前,冒顿单于和燕王臧荼可能已经有过联系,但奇怪的是,冒顿并没有直接支持臧荼的叛乱,或许是当时他面临内部问题,或者准备不足,又或者是受到了蒙恬带领秦军的“战败阴影”影响。直到韩王信被迁至太原、马邑,冒顿单于才决定与中国进行对抗。

这场战斗,匈奴的军队虽然深陷汉军的围困,最终被击败,前期的损失相当惨重。尽管匈奴军队在大同盆地和太原盆地一度占优势,但在汉军的反击下,最终被围歼,冒顿单于的威望也因此受到了一定影响。尽管如此,局势发生了意外,刘邦的孤军冒进,最终被冒顿单于成功包围。理解了冒顿单于的雄心和历史地位,便能看出,“陈平贿赂阏氏”、“匈奴故意放水”等说法显然是后人的误解。若冒顿单于真能抓住刘邦的机会,他绝不会放过。

然而,历史证明,匈奴骑兵虽然英勇,但并不具备足以击败多兵种联合作战的战斗力。加之刘邦的成功突围,冒顿单于最终选择撤军。地形因素也可能是战斗结果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因为这场战斗是在汉军的主场,匈奴骑兵的机动性受到了限制。自此,匈奴的军事战略发生了变化,进入了流动游击作战模式,避免与汉军主力决战。即使在陈豨造反时,冒顿单于也只给予韩王信等人支持,而自己则冷眼旁观。

这种战术模式持续到汉武帝时期,吕后、文景时代,匈奴与汉军未曾发生过大规模的接触,更不用说决战。可以说,平城之战所带来的影响,使得汉匈之间获得了七十年的和平。

在此期间,匈奴和汉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经历了休养生息阶段。尽管和平时期双方的交流有限,最终的冲突还是不可避免。而在第一次汉匈战争后,汉朝凭借其农业文明的优势,在与匈奴的对抗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有趣的是,前53年,呼韩邪单于决定投降汉朝时,他的臣子曾表示:“汉虽强,犹不能兼并匈奴,奈何乱先古之制,臣事于汉,卑辱先单于,为诸国所笑!虽如是而安,何以复长百蛮!”他们依然怀念冒顿单于曾经建立的“百蛮大业”,对昔日辉煌的记忆未曾忘却。尽管匈奴的辉煌早已不再,但这并不影响冒顿单于作为一代雄主的伟大地位。

可以说,冒顿单于和汉高祖刘邦的历史地位,完全可以并列为同样伟大的历史人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短道速滑国家集训队队内选拔... 9月6日,中国短道速滑国家集训队队内选拔赛第二阶段比赛在北京首体滑冰馆完赛。 ↑ 国家队一组选手...
原创 三...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这句话指出了一个人应该选择一个值得依赖和跟随的主公。然而,三国时期的...
原创 郑... 郑洞国是一位国民革命军的陆军中将,身份颇具重量。在解放战争期间,他被国民党当局派往东北指挥战事,以应...
崖山海战:用十万人的玉石俱焚,... 公元1279年,南宋王朝危如累卵,宋军面临蒙古军队的来势汹汹,因张世杰的判断失误,错失了占据地形反击...
河南喜获佳绩!第二十二届全国博... 大象新闻记者 程冰冰 白鸽 5月18日上午,2025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系列活动在北...
原创 八... 1938年,此时正值战火纷飞的抗战时期,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八路军三四四旅内部却发生了一些人事上的纠...
兵部尚书路过家门却策马远去,宰... 唐太宗李世民的臣子中,有许多能人异士,像是家喻户晓的魏征、尉迟恭、秦叔宝,而作为大唐众多能臣中难得的...
原创 诸... 刘备、诸葛亮与赵云,他们是中国古代历史三国时期的三位杰出人物。刘备被誉为蜀汉的创始人,善于团结志士,...
原创 琅... 在《琅琊榜》中,萧景琰在梅长苏的巧妙帮助下,成功击败了太子与誉王,最终荣登大梁皇帝之位。然而,在续作...
原创 唐...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历史上少数几位杰出的皇帝之一,他年轻时便掌握了全国的军事大权。在他的治理下,大唐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