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建立之后,一位在地方任职的高官前来朝见,受到广泛的礼遇。隋文帝不仅亲自为他降座敬礼,还将其加封为太师,赋予“赞拜不名”的权利,并赐予其三千户的食邑。李穆的家族中,甚至连尚在襁褓中的孩子都被封为仪同,一门中有百余人端坐执掌象笏。更为重要的是,隋文帝赐予他特殊的权力,允许他免受一百次死刑的处罚。那么,这位荣宠之人究竟是谁呢?
一、救命恩人
这位高官名叫李穆,字显庆,自称祖籍在陇西成纪,他还是西汉骑都尉李陵的后裔。李穆“风姿潇洒,聪慧卓越,气宇轩昂”,他的家族在关陇地区德高望重且颇具实力。534年,宇文泰为贺拔岳报仇而起兵,李穆携兄长李贤与李远响应,迅速夺取了原州。由此,宇文泰对李穆兄弟愈发信任,李穆不久便被封为都督,并被拥立为“永平县子,邑三百户”。
538年八月,李穆参与了著名的邙山之战。在战斗的紧要关头,宇文泰意外坠马,生死未卜。李穆毫不犹豫地出手救下宇文泰,并将自己心爱的骢马借给他。宇文泰深表感激,曾对身旁的随员说:“能成大事业者,必然是此人。”之后,宇文泰将马厩里所有的骢马都赠予李穆,同时他也被加封为武卫将军和仪同三司,进而直升为安武郡公,食邑增加至一千七百户,亦被赐予十次免死的特权。
二、北周重臣
557年,北周建立,李穆作为开国大功臣自然得到了赏赐,他的食邑增加到三千户,原有的三千户也算作是他的封地。李穆的儿子被封为升迁伯,可李穆却推辞了这个荣誉,将爵位让给了他的侄子李孝轨。然而,祸事很快降临,李穆的兄长李远因为参与对抗宇文护而被揭发,李穆也因此受到牵连,被剥夺职务,“除名为平民,连同其家族也免官”。
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李穆再度被重用,受封为开府仪同三司和直州刺史,并恢复了安武郡公的爵位。在北周武帝统治期间,李穆的官职不断攀升,“不久被提升为少保,随后进升为大将军”,“过了一段时间被任命为小司徒,进位柱国,后又转为大司空”,“爵位提升至申国公”。建德年间,李穆参与了消灭北齐的战役,并担任并州总管。在北周宣帝的统治下,李穆的食邑进一步增加到九千户,并被封为大左辅。
三、支持杨坚
580年,北周宣帝过世,杨坚以外戚身份篡权,控制了北周的军政大权。局势瞬息万变,地方上三位将领迅速响应,发起叛乱,他们分别是相州总管尉迟迥、郧州总管司马消难和益州总管王谦。此时,李穆的立场显得至关重要,作为北周的元老,他德高望重,并且坐镇并州,手中拥有强大的兵力。
因此,杨坚和尉迟迥都试图拉拢李穆,甚至连李穆的儿子李士荣也劝说父亲投身于叛军的阵营。然而,李穆心中有着自己的打算。在此期间,杨坚的使者柳裘,以及李穆的儿子李浑齐聚并州,李穆最终下定了决心。他不仅逮捕了尉迟迥的使者,还向杨坚送出了只有天子才能佩戴的十三环金带。正由于李穆坚决的支持,杨坚才能顺利稳定局势,最终掌控天下。586年,李穆因病去世,享年七十七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