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慈禧第一次看到灯泡,脱口而出喊了2个字,如今人们仍在这样喊
创始人
2025-09-06 16:03:25
0

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慈禧太后无疑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她不仅是当时国家权力的象征,更是对时尚和新奇事物充满渴望的追求者。慈禧对于各种外来物品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与好奇。当袁世凯送给她一辆西式轿车时,她便时常要求司机在宫殿内飞驰而过。若不是因为一位酒后失控的司机发生了车祸,她或许会继续享受这一驾驶的乐趣。

“叶公好龙”的成语在中国历史上并不鲜见,而慈禧太后也曾因类似事件而出尽洋相。另一个令人津津乐道的故事是,当慈禧首次看到灯泡时,她不自觉地脱口而出两个字,这一情节至今广为流传。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1888年,正值慈禧太后六十寿辰之际。为了讨得这位满朝权贵的欢心,时任大臣李永章从海外引进了一项先进的科技——电灯。这个新奇的发明,向慈禧展示了现代文明的风采,令她眼前一亮。

据说,某个夜晚,在宫中举行的灯光展示上,寝宫内灯火通明,周围一片宁静。突然,电灯亮起,耀眼的光芒瞬间照亮整个房间,慈禧太后被这突如其来的光明所震撼,惊呼出声:“茄子!”原来,这两个字是她误将“cheese”(笑时的发音)当作电灯亮起时的反应,这也是她在拍照时常用的口头禅。如今,这个词已经成为我们拍照时常说的“茄子”。

慈禧太后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和包容,预示着她身处的时代即将迎来变革的浪潮。电灯的出现,为她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无形中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当时,在中国,电灯仍然是稀有且奢侈的物品。为了让皇宫内光辉璀璨,清朝政府不惜花费大量白银购买并维护电灯设备。慈禧对于电灯的热衷,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这一新技术在中国的传播。

然而,慈禧对电灯的态度并非一帆风顺。最初,保守派大臣们对于电灯的使用表示反对,但在李莲英的巧妙布局下,慈禧终于接受了这种先进的科技。据说,为了博得慈禧的青睐,李莲英私下在慈禧的寝宫安装了电灯。当慈禧亲眼见识到电灯的便捷之后,她便深深着迷。

电灯的引入,为慈禧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捷,也反映了她奢华生活的一部分。1888年到1907年,慈禧先后在宫中建立了三座电灯公所,巨额的开销宛如吞噬黄金的怪兽。而后,清政府不仅建立了电灯公所,还支持本土资本家成立了京师华商电灯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正是今天国家电网的前身。电灯事业逐渐从紫禁城传向民间,从官员的宅邸逐渐普及到普通百姓的家中。

尽管慈禧是第一个享用电灯的帝王,并为电灯在清朝的推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她对电灯科技的推动并未有显著影响。她更多地是在为自己的享乐而使用电灯,并未关心普通百姓的需求。

慈禧太后奢侈的生活方式令人咋舌。每年,她为电灯的维护支付高达六万两白银,且还挪用北洋水军的经费举办奢华的生日宴会。即使在她去世后,她的陪葬品的价值也高达数亿两白银。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慈禧的一生充满了矛盾与复杂。她既能接受西方的新奇物品,又表现出强烈的保守倾向。正是因为她在改革上的迟疑和犹豫,使得清朝在与列强的对抗中逐渐落后,不得不签订不平等条约。

今天,电灯早已不再是奢侈品,而是家家户户必备的生活必需品。随着国家日益强盛,我们享受着前所未有的便利。作为新时代的见证者,我们应当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并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传记作品评鉴会聚焦世界反法西斯... 中国传记文学学会编著的《伟大史诗 铁血长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传记作品评鉴》(全三...
原创 曹... 前言 东汉时期,杨修作为一位才智出众的儒生,曾因其卓越的辩才和对曹操心思的精准洞察而深受赞誉。他...
原创 武... 公元656年正月,李治做出了重要决策,将原皇太子李忠降为梁王,并立其母亲武则天的长子李弘为新的太子。...
原创 汉... 在东汉的历史长河中,汉桓帝并非一位名声卓著的君主,甚至可以说他是一位昏庸的帝王。诸葛亮在《出师表》中...
原创 三... 提到古代的武将官职,很多人第一时间会想到“大将军”。的确,大将军在许多历史时期都是武将的最高职务,象...
原创 李... 唐德宗特别宠爱奸相卢杞,指示朝廷提拔他,任命刚刚被贬的卢杞为饶州刺史。然而,这一决定遭到了所有谏臣的...
原创 孙... 在清朝的初期,清朝的统治者确实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来加强国家的治理。作为游牧民族,他们意识到了农业和商业...
原创 康... 清朝康熙帝的继位之谜一直是历史学者和文化爱好者们热议的话题,广泛吸引了无数关注。根据清朝史书的记载,...
中国长江以南规模最大遗址类博物... 中新网无锡5月17日电 (孙权 唐娟)17日,历时近一年改造升级的无锡市鸿山遗址博物馆以全新姿态亮相...
《融聚千年》即将亮相2025年... 2025年国家艺术院团演出演播季已经拉开帷幕。由中央民族歌舞团打造的大型原创民族音诗画《融聚千年》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