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是中国历史上广为人知的人物,他曾在出使匈奴期间被俘并长期被囚禁。然而,在他被扣押的十九年中,他始终坚守忠诚,不仅手持汉节牧羊,且从未向匈奴屈服。在南宋时期,也有一位类似苏武的人物,虽然他在历史上的知名度不如苏武,但他在当时的历史中也同样刻下了深刻的一笔。然而,这位人物回到南宋后,却未得到如苏武般的荣誉待遇,甚至最终遭流放致死。到底是怎样的原因导致他落得如此结局呢?
一、洪佛子
这位人物名为洪皓,生于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洪皓自幼便表现出卓越的品行与气节,他“少有奇节,慷慨有经略四方志”,早早便展现了出众的才华与抱负。经过多年努力,他在政和五年(1115年)考中进士。那时,北宋社会盛行“榜下捉婿”风气,朝中的两位权贵王黼与朱勔都曾有意将女儿许配给洪皓,但洪皓却一一拒绝。这一拒绝无疑得罪了这两位重权人物,令他在北宋的仕途遭遇诸多波折与困阻。
洪皓虽仕途不顺,但他心系百姓。当他在秀州担任司录职务时,当地发生了严重的洪水灾情,百姓生灵涂炭。洪皓与知州提出截留浙东的粮米以救灾,可惜却遭到拒绝。洪皓毅然说道:“愿以一身易十万人命。”这一壮志豪言打动了当地百姓,他们纷纷感激洪皓的高尚情怀,尊称他为“洪佛子”。后来的秀州军队发生哗变,进行劫掠,无人能幸免。但当这些士兵来到洪皓家时,却无人敢侵犯,纷纷表示:“此洪佛子家也。”
二、出使金朝
建炎三年(1129年),宋高宗赵构准备派遣使者前往金朝探听消息,张浚与吕颐浩推荐了洪皓。经过一番交谈,宋高宗对洪皓印象深刻,遂升任他为徽猷阁待制,并授予礼部尚书职务,派他作为大金通问使前往金朝。洪皓在前往金朝的途中,巧妙地招抚了当地的义军,并且一路顺利抵达太原。然而,抵达金朝后,洪皓被金人扣留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在云中,他遭遇金朝贵族粘罕的逼迫,金人要求南宋使者归降伪齐的刘豫。洪皓毫不畏惧,坚决拒绝,并向粘罕表示:“不愿偷生鼠狗间,愿就鼎镬无悔。”尽管副使屈服,但洪皓坚持立场,多次面临生命危险。期间,他并没有闲着,而是积极收集金朝的情况,并撰写了多本关于金朝的书籍。虽然金熙宗及朝中重臣对洪皓极为欣赏,但洪皓始终拒绝了金朝的官职。
三、流放而死
绍兴十一年(1141年),南宋与金朝签订了和议,金主允诺给予南宋使者大赦,并准许他们归国。终于,在1142年,洪皓回到了南宋。宋高宗对洪皓的忠诚大加赞赏,称他“忠贯日月,志不忘君,虽苏武不能过”,并任命他为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学士院。然而,洪皓并未因此得到长久的荣宠。不久后,他便因政治斗争而遭贬谪,被流放至南方,并于1155年死于南雄州。
这位南宋版的“苏武”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呢?原来,在洪皓回国后,他与秦桧产生了矛盾。洪皓先是公开反对秦桧主张的议和政策,接着又在“金人来取赵彬等三十人家属”的问题上公开与秦桧对立,激怒了秦桧。秦桧随即让自己的党羽上书诋毁洪皓,最终导致洪皓被贬谪,并在流放途中死去。洪皓去世后,秦桧也在一天后死去,宋高宗对洪皓的死深感惋惜,特意追赠四官,谥号“忠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