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陈平“六出奇计”不差于张良“六献奇谋”,为何历史地位却远逊?
创始人
2025-09-06 15:02:59
0

陈平是中国古代杰出的谋士之一,他投身刘邦阵营后,始终致力于辅佐刘邦完成大业,屡次运筹帷幄,六出奇计屡建奇功,帮助刘邦平定天下。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陈平的地位似乎不如张良那样显赫。他仅仅是汉朝的丞相和开国功臣,而张良不仅在“汉初三杰”中占有一席之地,更是被尊称为“武庙亚圣”,在武庙中占据了独特的位置,世人甚至誉他为“千古第一谋圣”。那么,张良的谋略与历史功绩真的超越陈平吗?为何陈平的历史地位远不及张良呢?

张良的第一计是智取峣关。当刘邦准备进攻秦军时,张良指出正面交战极为危险,因为秦军兵力强大,直接进攻不明智。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巧妙的计策,建议刘邦通过金钱收买秦关的守将。当刘邦采纳了这个计策后,果然成功让秦将背叛,将关隘交给刘邦。但张良并未止步于此,考虑到秦将的威望不足,便提出不宜急于结盟,而是趁秦军松懈时发动突袭,这一策略得到了刘邦的采纳,最终成功拿下峣关。张良的计谋展现了他对人心和局势的精准把握,虽然他采用了两面手法,但也无疑为刘邦立下赫赫战功。

陈平的第一计是反间计。在彭城之战之后,陈平通过反间计成功挑拨楚军内部,暗中派遣心腹向项羽的左右散布谣言,声称钟离昧等人心生不满,准备与刘邦联手。项羽听信流言,心生疑虑,立即派使者探查,但陈平巧妙地设置了圈套,让项羽误信了消息。为了加深项羽的疑心,陈平故意安排了一场宴会,用上等餐具招待项羽的使者,但见到楚使时又故意露出惊讶神色,随后将佳肴撤去,换上粗陋的食物,进一步激起楚使的不满和怒气。这一计策成功导致项羽对范增产生怀疑,并最终导致范增的死。陈平的这一计在影响楚军士气和将领关系方面功不可没,展现了他深厚的谋略。

张良的第二计是鸿门宴救驾。刘邦入咸阳后,项羽欲找刘邦算账,局势危急之时,张良一语点醒梦中人,劝刘邦主动向项羽道歉。鸿门宴上,张良巧妙地为刘邦打掩护,化解了当时的困境,使刘邦得以脱身。这一计展现了张良在紧急关头的冷静与智慧。

陈平的第二计则是乔装诱敌。在范增死后,项羽恼羞成怒,准备猛攻荥阳,陈平判断出此时荥阳形势危急,便出奇制胜,设计了一个巧妙的计策。他放出风声称刘邦粮食短缺,准备投降,并让将军纪信假扮刘邦与楚军接头。项羽信以为真,立即派兵驻守东门,但陈平却安排了纪信带领大量美女出东门,吸引楚军的注意力,导致敌军士气松懈。趁此机会,刘邦成功突破西门,迅速撤退。这一计策充分体现了陈平对敌军心理的精准把握,成功帮助刘邦摆脱困境。

张良的第三计是焚毁栈道。在刘邦迁往蜀地后,张良献计建议烧毁栈道,制造自己安于蜀地、不再回归中原的假象,以此让项羽消除警惕,暗中积蓄力量。最终,刘邦果然利用这一机会,突然从汉中发起反击,打了项羽一个措手不及。

陈平的第三计是封信为王,借力杀羽。韩信在被任命为齐王后,面临着项羽的劝诱,陈平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点,建议刘邦顺势而为,封韩信为齐王,借此赢得韩信的忠诚,并利用韩信的力量来打击项羽。刘邦采纳了这一建议,最终韩信忠心耿耿,为刘邦大业的完成立下了汗马功劳。

张良的第四计是封一侯平众怨。在刘邦即位后,由于许多中下功臣未得到封赏,士兵们纷纷不满,甚至抱怨不断。张良建议刘邦封赏最受众人讨厌的人,这样其他人便不会再有怨言。最终,刘邦按照这一建议封了最得罪人雍齿为侯,其他将领纷纷释怀,士气大振,张良凭此智计平息了不满情绪,稳固了朝廷的统治。

陈平的第四计是伪游云梦擒韩信。刘邦对韩信的忠诚产生怀疑,陈平为避免事态恶化,设计了一计:假称刘邦要去南游云梦泽,韩信必定放松警惕,等他离开时,将韩信擒获。陈平的巧妙谋划成功让刘邦避免了一场潜在的内乱。

在以上六计中,陈平的智谋并不逊色于张良,甚至在某些方面表现出更高的智慧,特别是在平定诸吕权力斗争中的表现,展现了陈平的政治手腕和临危不惧的胆略。

历史上,张良因其忠诚、隐退以及高尚品德被赞誉为“武庙亚圣”,被后人铭记于心。然而,陈平的地位虽然不如张良显赫,却也因其在政治博弈中的精妙手段和果敢决策,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两人各有千秋,张良代表了隐退型的智者,而陈平则是危机时刻的政治操盘手,二者的不同也让他们在历史上占据了各自独特的位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丹棱鑫欧赛菲陶瓷有限公司成立 ...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丹棱鑫欧赛菲陶瓷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侯崇静,注册资本200万人民币,经...
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会发布新书 讲... 中新网上海9月6日电(范宇斌 龚书慧)近日,由九三学社上海市委会编印的《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员会区级组织...
学商业模式必看的经典书籍推荐 一本好书,往往能够启发创业者和管理者打开新的思路,帮助他们在复杂的竞争环境中找到清晰的方向。本文推荐...
项目管理三本经典书籍推荐 本文挑选了三本值得推荐的项目管理书籍,它们都来自经典管理培训教材经理人参阅系列。这些书既有理论支撑,...
原创 解... 中国的夏朝一直是国际历史学界争议的焦点。目前关于夏朝的考古证据依然较为匮乏,尽管有文字记录,但未发现...
原创 波... 波斯与埃及是历史上两大古老文明,它们在各个时期有过多次的相互交往与冲突。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的国...
原创 周... 周恩来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领袖,更是一位出色的谈判专家。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他积极参...
原创 刘... 自古以来,统一天下始终是各个朝代追求的理想与目标。然而,在漫长的历史中,即便在刘宋时期分裂的七个割据...
原创 杨... 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曾孙李隆基(即唐玄宗),不仅以其卓越的文化素养和治理才能闻名,也在位期间推动了唐朝...
原创 清... 清代内外文武大臣身兼多职的现象非常普遍,尤其是到了二品以上的高级官员,通常会担任多个职务和拥有多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