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强国弱民”:为什么商鞅认为百姓越弱,国家反而越强大、越稳定
创始人
2025-09-06 14:33:51
0

“让农民听话的秘诀,就是让他们半死不活。”这句话乍一听令人不悦,却出自日本战国时代的枭雄——德川家康之口。德川家康,这位纵横战国乱世五十多年的伟大人物,曾侍奉过今川义元、织田信长、丰臣秀吉等强大的主公,最终凭借着自己的隐忍,在“关原之战”中击败了丰臣家,一统日本,建立了日本历史上最后一个幕府政权。按照常理,一个能够成就如此大事的领袖,必然是睿智的,懂得民众力量对国家的重要性。然而,家康的治国理念却有些不同,他奉行的理念正是“让百姓半死不活”,这一信条也让他能够稳坐天下。

这一观点的根源,来自中国先秦时期的商鞅。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深刻影响国家发展的政治家,帮助秦国在法家思想的指导下富国强兵,为秦国日后的崛起奠定了基础。《商君书》是商鞅的治国理论,它成为了后代统治者实施“御民之术”的经典之一。而商鞅个人的命运,则因其政治理念的严酷而最终以悲剧告终。那么,为什么商鞅提出“让百姓贫弱,国家反而能更强大”的理论?这一理论在实践中究竟如何影响秦国的命运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商鞅生于战国时期,是秦国的改革家和政治家。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剧烈的变革,政治思想、制度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个时代被称为“轴心时代”,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和哲学家相继出现,孔子、亚里士多德、释迦牟尼等伟大的思想家在此时期崭露头角,推动着世界文明的进步。而在这股思想风潮的背后,是各国为了争霸而进行的激烈战争。原本依据周礼治国的诸侯国纷纷摒弃了传统的宗法制度,开始向富国强兵的新兴学说寻求变革的动力。

其中,以法家学派最具代表性。法家的理念来源于魏国的李悝《法经》,其核心理念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制定明确的法令来管理民众,另一类则是为统治者提供治国的思路和方法。法家的学说经过韩非子和申不害的进一步整理,形成了“法”“术”“势”三者合一的体系。法家思想的广泛应用,始于秦国的变法。商鞅,正是这个变法的关键人物,他用法家思想引导秦国走向了强盛。

商鞅本名公孙鞅,出身卫国宗室。最初,商鞅因提出仁爱王道的理念,在秦孝公眼中不过是空谈。然而,当他转而提出通过“霸道”来强国的具体方案时,秦孝公终于被说服,采纳了商鞅的法家思想,推行改革。历史上,商鞅的形象一直是充满争议的,许多人将他视为封建改革的先驱者,他的“立木为信”的故事广为流传。商鞅的改革措施,包括奖励耕战、土地私有化、军功授爵等制度,显著提高了秦国的国力,最终为秦始皇统一六国铺平了道路。

然而,商鞅的治国理念并非没有争议。他提出的许多政策,如贬低商人地位、强制成年男子与父母分家、增加丁口赋税等,直接影响了民众的生活水平,并激起了许多人的不满。而商鞅的核心观点——“百姓越弱、越愚昧,国家反而越强大、越稳定”——更是令人深思。

商鞅的这一理念出现在《商君书》一书中,成为法家学派的重要理论之一。在《商君书》中,商鞅详细阐述了这一观点,认为富国强兵的关键在于政令的通达和执行力,而这又依赖于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在商鞅的眼中,国家的政令应由君主和中央政府来制定,民众则只需按照命令执行,不能过多干预。让百姓处于贫弱状态,并保持他们的愚昧,这样才能避免民众的反叛,确保政令的顺畅执行。

商鞅的改革举措包括土地制度的改革,废除了贵族的分封制度,推行了统一的国有土地制度。这一改革大大削弱了贵族的力量,增强了中央政府的控制力。同时,商鞅还制定了严苛的法律,确保法律的公正性和执行力,以增强国家的统治力。为了巩固这些改革,商鞅还大力发展农业和工业,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通过这些措施,商鞅削弱了百姓的独立性,使国家得以集中控制,稳定发展。

在《商君书》中,有一章专门讲述了如何通过“弱民”政策来实现国家的强盛。这一政策的背后,体现了商鞅对“强国弱民”原则的深刻理解。在商鞅看来,国家的强大需要牺牲部分民众的权益。虽然这一理念在现代看来可能有些不公平,但对于当时的秦国而言,这是确保国家长期稳定和繁荣的必要手段。

商鞅并不是完全排斥民众参与国家政治的。实际上,他认为国家和民众就像是一台机器的两个部分,彼此协作,才能实现最佳效能。商鞅的政治理念中,国家的力量代表着中央集权,而民众则是推动这一力量运行的基础资源。通过合理的政策设计和管理,国家能够保持稳定和强盛。

商鞅的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是在东亚地区。即使在汉代,虽然官方口号推崇儒家学说,但实质上,许多政策仍然体现了法家思想,商鞅的“弱民”理念仍然被沿用。德川家康的“让农民听话的秘诀,就是让他们半死不活”这句话,便是对商鞅政治理念的某种延续。国家与民众之间的关系复杂且微妙,如何在强国与弱民之间找到平衡,是商鞅治国理论中的核心所在。

商鞅的“弱民”思想至今仍然让人深思。尽管它为古代国家的强盛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其对民众自由和权益的限制,亦引发了激烈的争议。在现代社会,我们是否能够找到一种更加平衡的治国之道呢?这依然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为... 前言 在中国古代的官职安排中,一个人的职务并非仅仅取决于资历和经验,有时与其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紧密...
原创 武... 1931年,日本关东军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短短三个月内,东北全境几乎无一幸免,被迅速占领。随着侵略...
1962年美国《花花公子》封面... 1962年,美国《花花公子》杂志封面成为了时代的一个缩影,不仅展现了当时社会对性感和美的定义,也反映...
原创 杀... 历史上有一位帝王,他的成就甚至早于秦始皇一统中国两千多年。他统一了中国,称王六十年,致力于推翻夏朝的...
原创 为... 前言 在皇宫深处,许多人都渴望获得皇帝的宠爱与信任,但能够真正赢得皇帝的信任者,少之又少。皇帝雍正因...
数万马家军决战30万解放军?揭... 文|小玉 编辑|小玉 前言 1949年夏末,当中国大部分地区已被解放军收入囊中之际,西北军阀马步芳...
原创 长... 前言 有人曾问,屹立在大地上的这条绵延万里的古老城墙,究竟为何能够经久不倒?曾几何时,这长城承载了...
周醇荣—著名花鸟画家 在素有“状元之乡”美誉的江西临川,1962年诞生的周醇荣,自小浸润于浓厚的文化氛围中。他师承两位画坛...
原创 李... 前言 李旦为何选择放弃帝位? 李旦正值风华正茂之时,命运却使他两度被迫登上帝位。然而,这位生性温...
齐祖出山!土媒:费内巴切与53... 直播吧09月06日讯 据土耳其媒体Sabah Spor消息,齐达内即将出山执教费内巴切,接替穆里尼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