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姓起源揭秘:造父与鲁山的千年传说
创始人
2025-09-06 13:02:40
0

编辑 | 趙英雄

作者 | 趙中杰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造父大家不禁要问,造父何其人也?造父是周朝周穆王的御者和信使,赵姓得姓始祖。造父晚年生活并终老安葬在鲁山。

赵姓的姓氏来源历史悠久。赵姓和嬴秦有着共同的血缘始祖黄帝,按父系传承是少昊之后,按母系是颛顼之后,但少昊和颛顼均为黄帝之后。到皋陶、伯益一支时,伯益才能突出且擅长调驯鸟兽,因功被舜赐嬴姓。伯益之后,秦兄赵弟,至造父一代始得赵氏。《史记•赵世家》载:“穆王使造父御,西巡狩,乐而忘归。徐偃王反,穆王日弛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乃赐造父以赵城,由此而为赵氏。”

2014年二月初一,世界赵姓文史联研总会组织中国内地各省市区分会、中国香港、中国澳门、韩国、东南亚等地的两千多名赵姓后人,到河南省鲁山县赵村镇宽步口村风景秀丽的金马沟造父墓地祭拜了天下赵姓得姓始祖--造父。这一盛典向世人昭告:在历史的长河中沉寂了几千年的赵姓得姓始祖造父墓被确定在河南省鲁山县。同年十月,鲁山县造父(赵姓)文史研究会宣告成立,这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家专门以研究赵姓得姓始祖——造父为己任的县级造父文史研究机构。

那么,在民间被誉为“马王爷”的造父为何与鲁山有着不解之缘呢?造父墓为何在鲁山被发现了呢?

据《史记·赵世家》记载:“造父取骥之乘匹,与桃林盗骊、骅骝、绿耳,献之缪王。”造父曾向泰豆氏拜师学艺,精通识马、御马之术。一日,造父畅游潼关,得骏马六匹,并予以驯服。当时,天子车乘为八匹骏马,品种统一,毛色无杂。造父又获知潼关东南山中有桃林,产天下名马,便向周穆王奏明,欲深入桃林寻找良马。《山海经·中山经》云:“夸父之山,其北有林焉,名曰桃林。是广员三百里,其中多马”。造父在桃林中风餐露宿,进入蛇虫隐藏之地,常常听到蛇虫嘶叫和虎狼嚎啕的声音,终于寻获良马两匹,合原六匹为两乘。周穆王万分喜悦,立刻更换新车驾。

据宋太宗赵光义35世孙赵宗国、赵海峰、赵梓翔等人多方考证,造父捕获名马所在的桃林位于潼关东南方向的河南省鲁山县尧山镇桃林村周围,即十八垛原始森林景区内。桃林村在伏牛山东段、尧山东北45里处,方圆数百里,峰峦叠嶂,植被茂密,古树参天,溪潭相连,地形地貌与《山海经·中山经》对桃林的描述吻合。

清代学者毕沅指出:“《中山经》所云'夸父之山,北有桃林’矣,其地则楚之北境也。”楚国北方边境的楚长城现还有大量残存,主要分布在鲁山县尧山和嵩县木札岭一带,桃林就在其覆盖范围之内。当地至今还留有桃林、东桃林、桃林溪等大量与桃树有关的地名。这证明,鲁山桃林是造父早年选马的主要区域。

造父功成名就,几十年后年老力衰,萌生归隐之念,并想到曾经有情感的、当年在鲁山选马训马的地方养老,遂向周穆王请辞。周穆王感念造父之功又与之情谊深厚,不忍他离去,可由于自己也已年迈,无力狩猎玩马,即命造父放马鲁山桃林。造父奉周穆王之命,带着周穆王赐名的八匹宝马,一路奔波,向桃林进发。造父到达位于尧山镇东南五华里的滍水河(又叫沙河旁,由于桃林山高坡陡,暮年人马无力爬行,造父想把马留在当地,独身一人返回。怎奈造父与马相处几十年,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不忍分离。同时,马通人性,争相紧咬主人衣服,死活不放行。主人想马,马恋主人,人马都很悲伤,一起流泪,都不愿分开。于是,造父决定留下来,不再与马分开,随马自牧,终日与马形影不离。从此,这条河即被称为想马河。随后,河边逐渐形成了村庄,村名就叫想马河村。至于王莽撵刘秀到想马河的传说,那就是千百年以后的事情了。造父在想马河住了一段时间后,又沿滍水东下,来到想马河东四十五里处现在的宽步口村。这里附近又有商周时期的伏羲庙,香客云集,香火旺盛。造父带领八匹神骏在此就地落户,过上了田园隐居生活。

伏羲与少昊本为华胥之后,而少昊曾孙伯益又是造父的先祖。造父对此地大有好感,对伏羲庙更是敬重有加,经常到庙里上香祭拜,与众香客结下了深厚情谊。造父在此落户后,好多香客也纷纷就地落户,很快在伏羲庙西边形成了大规模的自然村落。村民们与造父结邻而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给自足,和睦相处,鸡犬相闻,俨然一副世外桃源的景象。

造父以马代力,八匹神骏拉犁拽磨、驮货运输,无所不能。同时,他把毕生御马技艺悉数传与村民,在当地形成了养马、以马代力的传统,远近香客纷纷回家效仿,很快提高了生产力,为西周农牧业的发展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从此,人们非常重视马、珍惜马,尊称马为金马,尊称造父为“马王爷”。民间所传的“马王爷有三只眼”,主要是指造父慧眼识良马。

为了方便农业耕种,造父把马带至伏羲庙后的小山沟,搭棚安居。山沟里,人安马壮,山清水秀,恬然自得,故留地名金马沟。造父终老之后,村民们把他埋葬在金马沟源头的山脚下,人称马王爷坟。因造父姓赵,故此山留名赵老嘴。为缅怀造父功德,人们把他作为马王爷供奉在伏羲庙内。盛唐时期,佛教传入中原,伏羲庙改名为白云寺。由于白云寺所处位置地面开阔,人们无法用脚步测量其宽度,又处在金马沟出山口,所以此处留名宽步口。

造父一生爱马如命,在宽步口一带随马自牧,日出而作,日落而归,逍遥自在,快乐无比。造父当年牧马的八个地方,被当地人分别称为金马沟、马头崖、白马洞、马脸沟、马沟、石马沟、长马沟、想马河。

赵村镇宽步口村北5里处有三座呈“品”字型分布的山峰,主峰有三块呈“品”字型的巨石,此主峰因为赵姓老祖造父墓在这里的缘故,被当地人称作“大赵老嘴”,该地名一直使用至今。赵老指的是赵姓始祖造父,嘴是山峰的意思,金马沟就发源于此。这里的乡亲们世世代代口口相传:造父去世之后,就被葬在赵老嘴下金马沟河的源头。造父墓四周青山环抱,松柏苍翠,绿水长流,是一个难得的风水宝地,千百年来一直被当地人代代相传称之为“马王爷”坟。

为表达怀念之情,乡亲们把造父作为“马王爷”供奉在宽步口白云寺里,三千年香火不断。这种把造父作为神像供奉的模式是鲁山白云寺的首创,在国内其他地方是没有的。白云寺前身是商周小庙,主要供奉太昊伏羲氏、造父,扩建为白云寺后增加了佛教始祖如来塑像,寺庙旧址至今尚存。文革时期,白云寺主要建筑被拆除,仅残存部分东西偏殿。现改建为宽步口小学。

赵村镇宽步口村赵宗国,从事造父文史研究三十多年。“文革”前家里藏有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和系列家谱,只可惜,在“文革”中被强迫毁于一旦。对于马王爷造父桃林选马、放马宽步口、终老赵老嘴的传说故事,他从老辈子人那里听说,代代相传、耳熟能详。

为了搜寻挖掘造父在鲁山的活动轨迹,赵宗国多次到桃林村附近、赵老嘴山下和白云寺遗址,实地考察,访问上年纪人,查阅资料,搜集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仔细回顾曾经看过的相关书籍。在调查过程中,总是听人讲,赵姓的老祖宗是天上的御马官,下凡辅佐周穆王,至鲁阳,随马自牧到桃林捉马妖、归隐,被誉为“马王爷”,最后得度升天,葬在赵老嘴,供奉在白云寺。赵家人到“马王爷”坟前祭祖,世代延续相传,三千年不间断。他所阅读过的线装本《忽必烈传》、《清宫秘史》等书籍上,有元世祖忽必烈、清康熙皇帝、雍正皇帝等,祭拜白云寺、马王爷坟和题词、重修白云寺、铸造铭文大钟的记载。这些文史资料在官方正史中都没有记述,但民间传阅、保存的野史和小说都叙述了造父就是“马王爷”“马王爷”墓在鲁山宽步口的事实。鲁山县赵村地区关于造父的遗迹、墓地、传说如此集中,文化氛围如此厚重在全国独一无二。

赵宗清、赵宗国等人访问宽步口村80多岁的老人赵元定、赵振军、赵福营时,他们三个人从不同角度讲述了下列事实:在“文革”爆发后的1967年,他们亲眼见到红卫兵砸毁白云寺大钟、造父神像、石碑,拆掉寺庙中殿和大雄宝殿的情景,在场的人都清楚地看到被拉倒的造父神像背后,明显写着“马王造父”四个大字!那时由于年轻,不知道什么意思,只感觉到很奇怪,这样的名字好古怪。由此可见,造父作为赵姓始祖,在鲁山县赵村镇一带留下了众多的传说和遗迹、地名。

据手抄本小说《忽必烈传》记述,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春,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赵孟頫与文武大臣一起,跟随元世祖忽必烈到鲁山宽步口白云寺和造父墓祭拜。同年秋,赵孟頫又两次独自造访宽步口,随后创作了著名的《浴马图》和《八骏图》。据线装本《清宫秘史》记载,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清圣祖仁皇帝玄烨到白云寺祭拜伏羲氏和造父,留下了“万善同归”的题词。雍正五年(1727年),清世宗雍正皇帝胤祯下旨重修白云寺,并铸造大钟铭文记载。造父作为西周天子周穆王的首席御手,也就是相当于现在中央领导的司机,身份、级别并不高贵,死后埋葬的坟墓建制也很低,与普通百姓没什么区别,经过几千年的风吹雨打,已经被冲刷、荒芜得不成样子。但是,造父桃林选马、宽步口放马、“赵老嘴”得度升天和马王爷坟的故事,千百年来被当地人世代传颂。由于缺乏宣传,一直不被外人所知。近年来,随着赵姓文化的研究和挖掘,造父在鲁山的事迹逐渐为世人所了解,一股造父文化热正在古老的鲁山大地上逐渐兴起。

2013年以来,逢年的二月初一,世界各地赵姓族人每年都来鲁山拜谒始祖造父,除了三年疫情,每年祭拜的人了去了,人山人海。平顶山市赵姓委员会年年都组织世界各地的赵姓后人,在鲁山县赵村镇宽步口村造父墓前举行祭拜大典。

2017年2月25日,在赵氏始祖造父祭拜大典举办的同时,还举办了造父文化研讨会,海内外赵氏宗亲、鲁山县有关领导分别参加了会议。2018年3月15日至17日,海内外造父后裔云集鲁山参加赵姓始祖造父祭拜大典,来自全国包括港澳台等三十多个省(市、区)的代表团以及赵氏、马氏等海内外宗亲组织,会同当地宗亲1500余人,参加祭拜。这一年,先后举办了造父文化研讨会、造父文化园建设研讨会、造父后裔联谊会和祭祖大典。成立了造父文化园筹建委员会。

2020年9月28日,中国地名学会造父文化调研基地授牌仪式在河南鲁山县举行,中国地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殿彬、赵水荣将“中国地名学会造父文化调研基地”的牌匾交到了时任平顶山市政协副主席、鲁山县委书记杨英锋手中;至此,赵姓始祖造父文化在鲁山的研究已上升到国家层面。

寻根说明

寻根寻亲信息均由各地赵氏宗亲提供,本平台免费代发布,有知详情者或寻根宗亲请直接联系本平台留言回复!谢谢!

希望各位赵氏宗亲能传给更多的赵姓人看到,帮助寻根人寻根寻亲!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靠谱的茶叶包装机哪家好,有口碑... 深度剖析:靠谱茶叶包装机厂家全揭秘 在茶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茶叶包装机的品质直接影响着茶叶产品...
原创 伊... 谁也想不到,伊朗的国教十二伊玛目派,竟然和中国有着这么深的渊源,他们甚至可以称之为“中国制造”。十二...
原创 梁... 《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每个人都让人印象深刻。尽管如此,其中有一位角色与其他好汉显得格外不...
原创 6... 春秋时期的越国,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着耀眼的光辉。这个小国不仅以勇猛善战、百折不挠...
原创 陈... 陈胜和吴广常常因宣传画的原因,被误认为是普普通通的农民。他们的失败也被解读为农民阶级的失败。然而,如...
原创 晋... 这篇文章的内容较长,涉及了周简王时期的晋楚争霸以及郑国背盟投楚的历史事件。要进行内容改写,我将保持原...
原创 慈... 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慈禧太后无疑是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她不仅是当时国家权力的象征,更是对时尚和新奇事...
原创 清...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帝如同天神一般,掌控着一切权力与资源。他们的每一个决定、每一次举动都吸引着世人...
李隆基登基后,为何第一时间除掉... 前言 公元710年7月,唐隆政变成功,年仅26岁的李隆基即将登上帝位。政变当晚,一份秘密处决名单上...
原创 这... 历史开讲 袁天罡,这位在中国历史上备受推崇的杰出人物,其传奇故事始终流传,形成了一种凝聚深厚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