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自1851年于广西金田村宣布起义,到1853年3月攻占清朝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南京,只用了两年的时间,沉重的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在定都南京后,1853年5月8日,太平军准备北伐,意在摧毁清政府的统治中枢,林凤祥与李开芳率领太平军从扬州西进,5月13日与吉文元在浦口会师组成北伐军共约2万余人。
当时的咸丰皇帝,急调兵力,保卫北京,并在北京设立巡防所,宣布戒严。北伐军转而东进,直逼天津,此时清军决运河堤放水,北伐军进攻天津遇阻,于是太平军屯踞静海、独流同敌人鏖战,等候援军。不过由于孤军深入,粮食、弹药不济,又到了冬天,北伐军不耐北地严寒,困难重重,难以支持,便于1854年2月放弃静海、独流南撤。
援军的折回,使北伐军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北伐军于3月占领阜城,5月突围至东光县的东、西连镇固守抗敌。为牵制清军与援军会合,李开芳率领2000人从连镇转到山东高唐州。此时连镇只剩下了六七千人,遭到清军僧格林沁二三万人的围攻,势单力孤,1855年3月连镇被攻陷,林凤祥受伤被俘,英勇就义。僧格林沁又移军围攻高唐州,李开芳南退冯官屯,掘壕立栅,抵抗清军,5月清军引运河水,灌入冯官屯,此时北伐军粮绝,李开芳在突围后被俘,后解送北京被害。至此北伐军全军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