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孙权劝学》一文,是许多人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文章主要讲述了孙权劝说吕蒙读书的事情。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孙权当时劝学的对象,并不止吕蒙一人,还有另一位同样勇猛的将领。经过孙权的劝导,这两位武将都开始捧起书卷,最终为东吴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
根据《三国志·吕蒙传》中的记载,以及《江表传》的注解,故事开始时,孙权曾对吕蒙和蒋钦说:“你们现在担任着重要职务,掌管大权,应该通过学习来拓宽视野,从而获得更大的益处。”在东汉末年,孙权的这番话深刻地点出了当时两位将领的不足。蒋钦和吕蒙都是勇猛的武将,但他们身上也存在着相同的缺陷——缺乏学问。可以说,他们都是单纯依靠武力取得胜利的将领,而非具备全方位才能的大将。在孙权的劝导下,蒋钦和吕蒙开始抓紧空闲时间读书,知识的积累使得他们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随着吕蒙和蒋钦的学识不断提高,孙权对他们的变化感到非常欣慰,甚至发出了赞叹:“人到了一定年纪后,学问能进一步提升,像吕蒙、蒋钦这样的人,已经不可同日而语。即使已经获得了荣华富贵,他们依然不忘谦虚好学,珍视学问,坚守义理。这样的人,无论身处何方,都会成为一代国士,真是可喜可贺!”
在孙权眼中,吕蒙和蒋钦在补充了知识的短板后,已经成为了一代英才。他们不仅在军事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还在东吴政权中担任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二
对于吕蒙来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军事历程。建安十三年(208年),吕蒙参与了征讨黄祖的战役,他亲自冲锋陷阵,是孙权能成功击败黄祖的重要功臣。凭借出色的表现,吕蒙被孙权晋升为横野中郎将。同年,曹操南下荆州,试图一举灭掉孙权和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吕蒙与周瑜、程普等将领共同大破曹操,稳定了孙权的江山。
建安十九年(214年),吕蒙与甘宁联手攻破了皖城(今安徽潜山),被任命为庐江太守。随后,吕蒙继续扩大自己的地盘,奉命西征长沙、零陵等地,最终升任左护军、虎威将军。鲁肃去世后,吕蒙接替其职,统领东吴军队。经过周瑜和鲁肃的辅佐,吕蒙渐渐成为了东吴最重要的军事统帅之一。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在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时,吕蒙趁机亲自率军暗袭南郡(今湖北江陵),迅速攻占了这一战略要地。通过严明的军纪与优待民众,他迅速瓦解了关羽的后勤力量,最终成功斩杀关羽,为东吴稳定了西南边疆,极大地巩固了江东政权。吕蒙在取得南郡后被封为南郡太守,并被追封为孱陵侯。
然而,命运却在公元220年突然转折。吕蒙因病重而死,享年仅四十二岁。孙权得知消息后极为悲痛,亲自安排吕蒙的丧事,并命令医者不遗余力地进行治疗。吕蒙死后,他留下的金银财宝都被上缴国库,身后事也要求简单从简,不追求奢华。孙权对他深感悼念,感叹这样一位才俊早逝,实在令人心痛。
三
与吕蒙一样,蒋钦也是东吴的中流砥柱之一。蒋钦年轻时随孙策征战四方,平定了丹阳、吴郡、会稽和豫章等地,立下赫赫战功,因此晋升为西部都尉。在此后的战斗中,蒋钦屡屡表现出色,击败了许多敌军,逐渐赢得了孙权的重视。
建安十三年(208年),蒋钦与贺齐共同讨伐黟贼,成功斩敌七千余人,立下大功。同年,孙权南征曹操时,蒋钦参与了逍遥津之战,和甘宁、凌统、吕蒙等人联手抵抗曹军,成功帮助孙权撤退。蒋钦凭借这一战功被升为荡寇将军,任濡须督。
然而,蒋钦的命运并不长久。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在孙权讨伐关羽时,蒋钦率水军行至沔水,在返回途中因病去世。孙权得知消息后深感痛惜,并亲自为蒋钦的丧事服丧,并赐给蒋钦的妻子两百户民田以示安慰。
蒋钦和吕蒙的故事为东吴历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的智慧和勇气不仅为东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