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赵云换成关羽,是否会遭遇同样的结局——败走麦城、被马忠俘虏?这一点的分析其实并不复杂,关键在于三个方面的对比。
关羽败走麦城的真正原因
关羽兵败麦城,根本原因在于他无视形势变化,过于固执和自信。关羽之所以陷入困境,主要是因为他在襄樊之战中的决策失误。而造成这一切的诱因,则要追溯到刘备在汉中一战的胜利,这让刘备和诸葛亮都觉得自己手握强大实力,逐渐产生了轻敌的心态。
刘备前半生屡受曹操打压,但在汉中一战中大获全胜,这让他迅速飘飘然自封为汉中王,并且开始大肆分封自己的属下,这无疑激怒了曹操。曹操不仅想找回场子,还决心和孙权联合,争夺荆州。然而,刘备心中清楚曹操的意图,于是他召诸葛亮共同商议应对之策。当时的诸葛亮也受到汉中胜利的鼓舞,认为通过进一步打击曹孙联手,能彻底巩固自己的地位。因此,他建议刘备派遣关羽出兵攻占樊城,以此威慑曹操和孙权,逼迫两者无法联合。
诸葛亮的这一设想原本是想通过展现强大的军事实力来震慑对手,却没想到适得其反。曹操和孙权不仅没有被吓退,反而更加坚定了联合的决心,并开始策划反击。结果,关羽被曹操派兵牵制在樊城,而孙权则趁机偷袭荆州。等关羽意识到危险时,荆州已经落入吕蒙之手,关羽只能选择向益州方向突围。
当关羽撤退至麦城时,离益州已经不远了。关羽本有机会继续突围,但他却迟迟不愿意放弃荆州。他的自尊心作祟,觉得如此轻易地逃到益州会显得自己丢面子,因为荆州是刘备亲手交给他的,若一失而不可挽回,他怎么能向刘备交代?因此,关羽决定坚守麦城,派廖化去求援,企图等到援兵到来后,再与东吴决一胜负,夺回荆州。
然而,关羽错失了最佳逃脱时机。吴军很快围住了麦城,困住了关羽。此时,关羽距离最近的救援力量是刘封和孟达,但由于关羽与刘封的关系不好,刘封并不愿意出兵。关羽曾劝刘备不要重用刘封,导致刘封心生怨恨,最终导致关羽被困。
若换成赵云,结局会如何?
既然关羽因高傲固执、缺乏支持最终失败,那么赵云如果处于同样的情况,他会走向不同的结局吗?答案很可能是肯定的,赵云不太可能步关羽的后尘。
1. 刘封是否愿意援救?
刘封不愿援救关羽,实际上是因为两人结下了仇怨。回顾历史,刘封对关羽心存不满,这一因素严重影响了他决定出兵的意愿。然而,赵云与刘封之间并没有类似的矛盾,赵云一直以和谐的姿态待人,且与刘封关系较好。如果赵云被困麦城,刘封极有可能会亲自带兵前来救援。毕竟,刘封出兵援救赵云,不仅能扭转自己在蜀汉中的形象,还能博得一份拼死救叔父的美名。
2. 赵云是否会听从王甫的建议?
关羽在危急时刻不愿听从王甫的建议,选择了一条危险的小路,结果不幸中了吴军伏兵。与关羽的固执不同,赵云的为人谦逊,且善于听从别人意见。在许多战役中,赵云都有与将士共同商议、吸纳意见的优良习惯。因此,假如赵云被困麦城,他很可能会认真听取王甫的建议,选择走大路突围,这样可以避免吴军伏兵的袭击。
3. 赵云的战斗力是否会下滑?
关羽因年老体衰,战斗力显著下降,导致他最终被马忠俘虏。相比之下,赵云在汉水之战中的表现充分证明了他依然处于巅峰状态。在那场战斗中,赵云单枪匹马救出黄忠,展现出惊人的战斗力和勇气。麦城之战发生在汉水之战后的几个月,赵云的战力不会在短时间内大幅下降,因此,他能够凭借自己的武力突破吴军封锁,安全突围。
结语
综上所述,赵云若败走麦城,成功突围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关羽。他不仅与刘封保持良好关系,能够获得援助;他也比关羽更加谦逊,愿意听取别人意见,减少了因固执而失败的风险;最重要的是,赵云的战斗力依然处于巅峰状态,吴军很难抵挡他的冲击。因此,赵云不会像关羽那样最终被俘虏,而是能凭借自己的实力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