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08年,一伙美国白人,立志武装推翻大清
创始人
2025-09-05 14:06:50
0

在清朝灭亡前的几年,位于大洋彼岸的美国,有一群白人,他们与清政府毫无恩怨,甚至素未谋面,但却立下决心,要以武力推翻清朝政权。乍一听,这似乎是荒诞不经的故事,却竟是真实的历史。

今天,老冯想给你简单讲讲这一段有趣历史的来龙去脉。故事的起点,要从一个名叫荷马·李的美国人说起。对,就是这个曾帮助孙中山的美国军事顾问,你可能在其他地方听过他的名字。

荷马·李,美国的一位军事学者,他从小就对军事充满了浓厚兴趣。早年,他曾尝试报考西点军校,却未能被录取,原因在于他天生有些驼背。然而,荷马·李并没有因此气馁,他依旧坚持从事军事理论研究,时刻渴望能够有机会亲自走上战场,施展他的才华。由于在美国无法找到合适的发挥空间,他将目光投向了当时政局动荡的清朝。

然而,在1908年的时候,荷马·李并未认识孙中山,他的第一个中国朋友是容闳。容闳是近代史上最早赴美留学的中国人,来自广东香山。

在1908年9月,荷马·李和容闳共同谋划了一项名为“红龙计划”的武装起义计划,计划的目标是颠覆清政府。除了荷马·李外,美国商人Charles Boothe和艾伦等人也参与其中。艾伦的具体身份尚未完全明了,但他与Charles Boothe一样,都是美国的商界人士,曾在银行业有过经历,并与很多美国财阀建立了联系。

那么,这些美国人为什么要推翻一个和自己毫无关系的政权呢?这恐怕没有明确的答案。正如问“为什么我喜欢吃芝麻汤圆”一样,人各有志。然而,他们的目标却是非常清晰的:推翻清朝政府。

“红龙计划”的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荷马·李希望通过募集9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购置10万支步枪、一亿颗子弹,组织一支现代化的庞大军队,然后从中国的某个边境迅速出击,攻占北京,推翻清政府。接下来,他们打算建立一个由美国人为背后的支持者、容闳担任临时总统的新政府,荷马·李则担任陆军总长,而Charles Boothe则担任财政总长。

这笔风险投资的回报,将包括在中国获得采矿权、经营铁路的权利、开设银行以及铸币的权利等一系列政治和经济的好处。为了争取资金,荷马·李于1909年2月2日找到了美国大资本家J.P.摩根,试图得到他的支持。摩根,后来成为“摩根士丹利”集团的创始人之一,但对这个武装推翻清朝的计划却毫无兴趣,拒绝了荷马·李的提案。

尽管遭遇了挫折,荷马·李并没有放弃,他继续寻找其他财阀和银行家,但所有努力都以失败告终。就在1909年6月,容闳提出自己年事已高,想逐渐退出这个计划,并引荐了孙中山作为接替人选。事实上,荷马·李之前也与康有为接触过,但因理念不合,合作并未达成。

因此,容闳向荷马·李推荐了孙中山。1909年12月,孙中山与艾伦在纽约会面,随后他也去到了洛杉矶,与荷马·李和Charles Boothe等人会谈。与此同时,荷马·李在美国开始训练一支由华侨子弟组成的军队。

然而,尽管训练士兵有了进展,资金仍然是制约计划成败的关键。荷马·李四处奔走,寻求美国富豪、财阀和银行家的资助,但直至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荷马·李的革命计划才真正遭遇到历史的转折。

随着武昌起义的爆发,荷马·李的计划被历史遗弃,“红龙计划”也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这段奇特且有趣的历史,至今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他... 暑期创作大赛的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曾有一位传奇人物,他的经历令人唏嘘: 他原是国民党的一位元老,直到孙...
原创 3... 一、历史的巧合与现实的警示 2022年,河南罗山县曾因3600年前的商代美酒登上国际舞台,时任县长余...
判断古籍善本价值的标准是什么? 古籍善本,是中华文明传承的瑰宝,是纸页间凝结的历史与智慧。它们不仅仅是信息的载体,更是穿越时空的文化...
爱新觉罗·良弼:王朝末期精英的... △《人生若如初见》中男主角梁乡的原型即良弼 爱新觉罗·良弼(1877—1912)是清末满人军人中的出...
原创 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通过广播发布的“终战诏书”在整个亚洲广泛传播。当日本民众还在为“玉...
原创 青... 青木政尚少将,曾是侵华日军的高阶将领,他在二战期间先后担任过多个职务,包括第二十四师团参谋、第一一零...
三国第一才女黄月英:“丑女”逆... 各位三国迷们!今天咱们要聊的这位人物,那可是三国时期超级厉害的一位才女——黄月英。这姐们儿,虽说有着...
铁血铸就的统一:19世纪德意志... 分裂的德意志:拿破仑遗产与民族觉醒 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试图用保守主义缝合被拿破仑战争撕裂的欧洲...
原创 汤... 1938年4月3日的深夜,汤恩伯站在台儿庄北郊的临时指挥部内,手中捏着蒋介石发来的电报,望远镜中映出...
原创 王... 一、打到济南府,活捉王耀武 所谓“冤家路窄”,王耀武与粟裕之间的恩怨,历史上可谓不小。其实,最憎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