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毛主席在身体逐渐衰弱的情况下,写下了自己最后的申请:希望能够乘坐飞机回到自己的故乡——韶山。遗憾的是,毛主席在9月9日0时10分离世,未能实现这个愿望,带着深深的遗憾告别了这片曾经养育他的土地,离开了心心念念的人民。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主席在申请书中提到的“飞机”一词或许并不会让人感到什么特别的含义,但对于毛主席来说,这一点却充满了象征意义,背后隐含着深刻的历史和情感。要理解其中的深意,还需追溯到1956年5月,毛主席第一次乘坐飞机前往广州的那次经历。这是毛主席建国后首次乘坐飞机,这次飞行发生了哪些事情,它对毛主席意味着什么呢?
新中国刚成立时,中央政府出台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禁止毛主席乘坐飞机。按理说,作为国家领导人拥有专机并不是什么过分的要求,然而毛主席为何会遭遇这样的限制呢?这背后其实有着一段历史——与1955年“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有关。
“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发生在冷战时期,目标是对周恩来总理实施的政治暗杀。1955年,这架专机在香港启德机场停留时,遭到国民党特工的袭击。炸弹被偷偷安置在飞机上,飞机在飞往印尼的途中突然爆炸,11名乘客遇难,而周恩来总理则因临时改变行程而逃过一劫。此事件引发了中央对领导人安全的高度警惕,特别是毛主席,因此中央便出台了禁止毛主席乘坐飞机的这一规定。
不仅如此,刚刚成立的新中国空军基础设施薄弱,航天技术和飞行员训练水平尚未成熟,飞机大多是进口的,技术尚不完备。如果毛主席乘坐飞机出现任何问题,责任将难以追究。即使如此,毛主席并不是一个畏惧困难的人。看到中国空军在蓝天翱翔,毛主席决心亲自体验飞行,且希望借此展现中国空军的力量,推动中国拥有更先进的飞机和更优秀的飞行员。
尽管中央对此有所顾虑,毛主席多次提出希望乘坐飞机进行全国考察,最终在1956年5月得到了批准,开始了他建国后第一次乘坐飞机的旅程。毛主席选择了乘坐中国空军的飞机,而非苏联顾问团的飞机,显示出他对中国空军的高度信任。
当时,毛主席向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指示,要在五一假期之后乘坐飞机前往广州。刘亚楼虽然试图劝阻,但毛主席坚定的态度让他无从改变。最终,刘亚楼只能建议毛主席选择苏联顾问团的飞机,但毛主席坚决表示:“我们有自己的飞机,为什么要坐外国的?我一定要坐咱们中国的飞机!”
刘亚楼最终还是按照毛主席的要求,选定了两架最可靠的飞机。经过反复检查和慎重考虑,选用了里-2型飞机,这种飞机相对较为老旧,但由于已在空军中服役多年,飞行员对其操作非常熟悉,安全性较高。飞行员胡萍是专机飞行团的团长,曾多次为周恩来总理驾驶飞机,他因此被选中担任此次飞行的机长。
为了确保飞行安全,刘亚楼亲自监督了飞机的检查工作,甚至要求试飞员对飞机进行试飞,确保每个部件都处于最佳状态。在飞行前一天,飞机被封锁,严格禁止任何人靠近,以确保飞行的安全。
1956年5月3日凌晨,毛主席一行人来到北京西郊机场,机组人员早已等候。毛主席为了缓解紧张的气氛,主动与机场工作人员握手、交谈。当得知工作人员的年龄时,毛主席笑着说道:“你们都很年轻啊!”随后,他对飞行员胡萍说道:“放轻松,平时怎么飞,这次照样正常发挥。”胡萍虽然心中紧张,但看到毛主席如此镇定,也渐渐放松了心情,决心全力以赴完成任务。
此行的飞机共两架,毛主席坐的是主机,副机则负责为主机提供航行数据,并且随时准备接应。飞行途中,一行人遭遇了罕见的“华南静止锋”,机舱内气流颠簸,飞机进入雷暴区。面对这种突发情况,毛主席依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恐慌,反而安慰工作人员:“没事,这种程度的摇晃不算什么。”最终,飞机历经八小时与暴风云层的“搏斗”,安全抵达广州。
在广州,毛主席考察近一个月,准备返京。此次返回,毛主席决定改变航线,途径长沙、武汉后再飞回北京。飞行途中再次遭遇恶劣天气,飞机在河北衡水上空遇到雷暴,能见度极低,气流剧烈,甚至产生了结冰现象。更严重的是,飞机与地面塔台失联,通讯中断。幸好飞行员胡萍经验丰富,果断采取绕飞措施,成功绕过雷暴云区,最终顺利降落。
北京机场在毛主席返回时已是人满为患,看到毛主席平安着陆,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空军总司令刘亚楼上前迎接,脸上写满了担忧:“主席,您以后别再坐飞机了。”毛主席笑着打趣道:“我不是回来了么?你以前还说我们没有优秀的飞行员呢!”并指着胡萍说:“这个年轻的机长很不错!”
这次飞行的险情让在场的每个人都心惊胆战,但毛主席却依旧镇定自若,这也没有动摇他继续乘坐飞机的决心。1956到1958年间,毛主席多次乘坐飞机前往各地,这频繁的飞行体现了他对中国空军的信任和期望。
毛主席不仅是人民军队的缔造者,也同样是人民空军的奠基人之一。新中国刚成立时,空军几乎是从零开始,而毛主席对空军建设的重视,使得空军迅速发展壮大。在抗美援朝期间,空军部队不仅积累了宝贵的实战经验,也展现了中国空军的强大战斗力。毛主席亲自推动空军建设的决策,成就了今天的强大空军。
1976年,当毛主席再度卧病在床时,他深深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空军,于是写下了乘飞机回韶山的申请。可惜的是,这个愿望未能实现,毛主席在病中永远离开了他深爱的祖国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