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银川传奇》
小城有大故事,愿为您倾诉。
让我们一同感叹往昔岁月,风云变幻,时光如梭。
银川新城的历史溯源
前言
银川老城向西不远,位于兴庆区与西夏区之间,便有一个地方叫作新城。许多人可能会认为这个新城只是为了和老城区区分开来而命名的一个“新”字而已。但实际上,这个“新城”并不新,反而是一片历史悠久的土地,承载着清朝的兴衰历程。如果我们从这片土地的历史脉络中汲取养分,我们能看到的是清朝满洲八旗的兴衰传奇。
1
银川新城的全名曾是“宁夏新满城”。后来,人们逐渐去除了“满”字,最终称其为“新城”。其实,“宁夏新满城”这个名称,是为了与“宁夏老满城”相区分而来的。但无论是“新满城”还是“老满城”,其中的“满”字始终未变,指的正是满洲。满洲,亦即满族,是清朝时期满洲八旗兵的统称。因此,“新满城”与满洲八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当年,清军入关,征服了广阔的明朝土地。然而,满洲八旗的兵员仅有二十万,如何管理明朝的浩大疆域呢?毕竟,大明末年,人口繁多,满洲八旗的兵力远远无法与之匹敌。于是,满城应运而生。作为清朝政府为巩固统治而设立的军事重地,满城作为驻防地,承载了大量的八旗兵和他们的家属,成为了清朝的一种特殊城市形式。
因此,满城的一个核心特征便是其军事性质。
2
清朝时期一共设立了多少座“满城”?这个问题至今有争议。根据《钦定八旗通志·营建志》的第一版,列出了十座“满城”,而第二版则增加到了十一座,包括凉州满城(今甘肃武威)。这些满城分布在全国的关键地点,其中包括太原、西安、宁夏、凉州等地。而在其他的史书中,则有提及二十座甚至更多满城,数目不一。究其原因,是因为“营”和“城”两者常常被混为一谈,导致了统计数字的不统一。
无论如何,“宁夏满城”始终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座。
3
在我查阅史籍后,更倾向于认同“十一座满城”这一说法。原因在于,这十一座“满城”全都位于清朝的内地辖区,未涉及边疆防线。令人惊讶的是,这十一座满城恰好分布于九省,其中每个省都在一座府城设立了满城。比如陕西的西安与潼关,甘肃的宁夏与凉州等地,都是典型的“满城”驻防地点。
这些“满城”并非临时设立,而是永久性的驻防地。此外,这些驻防城中的八旗兵规模庞大,驻军高官亦级别不低。宁夏满城的最高军官就是一位从一品的将军,指挥着庞大的军队。
4
为什么要叫“满城”呢?因为这些满城作为长期驻防的军事城市,驻军规模庞大,八旗兵在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每个满城的驻军均包括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有时还会加入汉军八旗。无论如何,这些驻防城的特色是八旗兵的全员驻守,严格区分了与其他地区的“满城”。
而满城的名称正是为了区分驻地的八旗兵与当地的百姓,保证旗人的独立性与特有文化。在满城内,军队的管理格外严格,民众不得随意进入。正因为如此,满城也成为了当时“军事重地”的象征。
5
作为满洲八旗的驻防地,满城的管理与一般的城市截然不同。满城不以商业和日常生活为主,而是严格按照军事要求设置。城内的人员活动有严格规定,比如旗人不允许随意离开城外,且必须登记出入。同时,旗人也不得从事农业、商业等劳动工作。城内有栅栏围挡、哨房和夜间巡逻的骑兵,保持城内的秩序和肃穆。
满城的建筑布局十分简单而富有军事感,除了兵营、武器库、马房等军用建筑外,几乎没有商业和娱乐设施。城墙形成了鲜明的边界,让人一眼就能看出这是一座军事禁地。
6
宁夏满城,也就是银川新城,作为满洲八旗兵的驻防城,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历史的演变使得这个地方逐渐偏离了最初的设立目的。
关于宁夏满城的更多历史,我们将在下期继续探索,敬请期待。
下期更加精彩,敬请关注威叔《宁夏清朝那点事》系列文章!
在这里,银川!让我们共同发现并感受这座城市的美丽和深厚的人文历史!
我是威叔,用温暖的文字,翻开那些尘封的往事,记录银川的历史与文化。感谢您的阅读和关注!